鸿蒙概念股龙头一览代码,国产替代概念股在未来必产生十倍大牛股吗?
国产替代的范围其实很广,有很多行业可以国产替代,每个行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涉及替代,所以相关概念股未来肯定能出十倍大牛股。
比如,现在比较急迫需要进行国产替代的行业有:半导体、屏幕、智能化机械、工业软件和操作系统等。
高端产业的国产替代为什么最近美国的一纸禁令,台积电就不能给华为供货?
因为核心的芯片设备和设计工具的专利和授权都在美国手上,一旦发出禁令禁止使用,那也只能被动接受。
芯片制造的高端设备,就是目前国内芯片行业的一大瓶颈。比如光刻机,因为极其苛刻的工艺制程和售后服务,需要长期的日积月累,不断迭代。目前美国就牢牢掌握着光刻机的话语权,以此掐住整个芯片产业的命脉。
芯片设计软件EDA,全球产值不过一百多亿美元,却也是芯片制造设备是无法逾越的鸿沟,需要有大量丰富的IP、PDK,以及产业上下游的全面突围,直接可以影响到全球五千多亿集成电路市场、几万亿电子产业的发展。
一旦国内的技术能在这些高端领域实现突破,不用再依赖美国,这个市场空间将会有多大?恐怕都不只是十倍股那么简单,百倍也没问题。
其他一些产业的国产替代我们经常一说国产替代就是芯片,但芯片这个国产替代的难度太大,可能的周期也会非常长,我们其实还有很多不用那么难的领域,都可以国产替代。
比如去年科创板开板后,上市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制造的公司,自动化设备就是目前国产替代做得比较好的领域,各行各业只要以前依赖进口设备,现在能实现国内制造的,都算国产替代,目前的国家政策也有很多红利,任何行业,制造设备能实现自主了,那生产才能自主。
设备制造里面再细化看,核心部件又是设备制造的瓶颈,虽然很多设备国内都能自主做,但目前大部分的核心部件还是依赖进口。大家应该还记得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急缺呼吸机,国内有不少医疗器械的公司都可以做呼吸机,但核心部件就是制约产量的一大瓶颈。
各个行业自动化设备核心部件的突破,将是能产生巨大价值的事情,这样的公司肯定也会非常牛。
除了硬件,各行各业软件的国产替代也很重要,从设计、工业制造、生产等各个环节所需要的软件和操作系统、IP授权等,都还大量需要依赖国外公司的产品,软件是可以制约设计和生产能力的,通常都有四两拨千斤的巨大价值,能在任何一个细分领域做成功的公司都将潜力无穷。
可以说,在以前的全球化分工中,中国主要是承担了一些自己有比较优势的基础制造的环节,高端产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的技术还是欧美国家更强,未来这种格局肯定要改变,我们自己才能牢牢掌握经济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这种转变一方面是自主研发一些新的技术,另一方面很重要的是实现进口替代,让我们的产业链不依赖进口。
这是能影响到很多行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变的大事情,涉及行业众多,环节也众多,但任何一个核心环节能有所突破,将都是能创造巨大价值的,这样的公司,其股价一定能超过10倍涨幅,未来一定会有大牛股出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欢迎关注@财经大表姐,学投资,让财富增值,感谢您的点赞支持哦!
harmonyOS会不会适配到其他国产手机品牌?
文/小伊评科技
短期来看基本不可能,但是长期来看是有很大的成功率的,很多回答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
目前鸿蒙尚不具备向外复制的能力以及环境。站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来看,在不借助行政命令的前提下,鸿蒙想要一统国产手机天下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因为现阶段各家手机企业其实都想围绕自己的终端设备来打造生态体系的闭环,都想在生态这个赛道上分一杯羹。而OS恰恰就是这个闭环中最最最重的一个环节和载体,重要性比硬件还高。
所以他们怎么可能放弃已经建立好的体系去拥抱一个全新的并不成熟的体系呢?只要脑子正常都干不出来这种事。(魅族倒是可以这么干,毕竟它本身体量小,傍着华为这棵大树也好乘凉)
而且在这个硬件同质化非常严重的时代,手机内置的OS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各个手机厂商打造产品卖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家也想一想,如果没了系统以及Logo作为区分,小米和VIVO的手机你还能分得清么?
VIVO 发布的Origin OS已经成为VIVO手机的独特卖点。另外,大家也许不知道的是,手机厂商利用去定制的OS是可以获得非常非常可观的系统服务类收入的,譬如应用市场的上架推广费用,内置广告的收入,游戏渠道收入等等(小米不就是以此为生的么),如果一旦全部接入鸿蒙系统之后,那么这部分收入还能不能保证(鸿蒙未来肯定是要做统一推送的)就是两说了,对于企业家而言,挣钱才是第一位的。
有些人可能会问了,鸿蒙只是底层系统,他们依旧可以做顶层封装,到头来和安卓不是一样的么?那么问题又来了,和安卓一样没有什么实质性提升的话,手机厂商花费大气力更换系统又有什么价值呢?难道是为了爱和正义么?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现阶段的华为还是在经营手机业务的,如果对外输出手机操作系统,相当于是既做了裁判也当了选手。那么其他手机厂商在使用鸿蒙系统的时候当然就会有所顾虑了。纵观当下的终端市场,凡是向外推广系统并且成功的系统开发商几乎都不怎么涉足与之相关的硬件行业(谷歌,微软),原因就是为了避嫌。
所以,想要让手机厂商主动去拥抱鸿蒙系统那么就需要鸿蒙系统具备当下安卓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且华为未来一定要把鸿蒙系统彻底独立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向外推广的基础能力。那么从这一点上来看,现阶段的华为鸿蒙系统既不具备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没有完全独立,对外复制成功的概率极低。
反例不就是当年的YunOS么?到现在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
至于有人说要模仿当年安卓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不现实的。当年安卓系统为什么能够崛起?靠的就是免费,开源以及联合开发,让手机品牌可以没有顾虑地去做定制开发,从而奠定了基础。
未来的鸿蒙很有发展前途,大家一定要有信心。虽然上面也说了,鸿蒙短期内不具备对外复制的能力,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鸿蒙系统和安卓系统有本质的不同,长期来看鸿蒙的机会是很大的。
鸿蒙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微内核思想打造的“分布式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它的愿景是成为一个可以整合、管理多种设备的硬件、软件资源的系统。
什么意思我来举个例子,现在大家生活中要接触到的电脑,电视,手机,车载电脑以及各种智能家电,他们的底层操作系统其实都是分裂的(有些可能就是嵌入式的系统),因为他们所处的硬件环境是不同的,譬如用在手机上的安卓系统由于采用宏内核的设计思想,对于硬件性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本身就不具备向微型设备上进行拓展的能力。而用在电脑上的系统也根本不具备向手机等设备上移植的能力(目前苹果不就在干这件事,想要打破PC,平板,手机之间的桎梏)
而华为的鸿蒙系统,借助分布式微内核的优势,鸿蒙系统实际上是具备非常强的可拓展性的。可以兼容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以及适配不同的硬件,譬如在华为笔记本和手机之间的多屏协同功能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手机可以直接调用电脑的摄像头,而电脑同时也可以直接调用手机的硬件)
这其实就很厉害了,再举个例子,咱们现在想要组成一套智能家居,那么就必须要购买一个品牌下的产品,可选的范围比较窄,而且很多智能家电品牌本身就没有手机终端这种载体,只能通过APP来进行交互,并不是非常方便。而且如果你买的是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就需要多个入口才能实现,很麻烦,基本已经丧失智能家居的原始定位了。
而华为鸿蒙系统一旦铺设开来,就可以让不同品牌的家电类产品真正实现互通互联,而消费者只需要手持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类设备即可完成对家庭所有智能家电的管理,这样的体验将会是飞跃式的,而且鸿蒙得益于更轻量级的架构设计,是可以被应用在各种小型的智能家电上,从而真正地实现全屋家电的互联互通。
从前文大家可以看到,在鸿蒙所规划的体系中,手机只是其中的一环,或者说是一个入口和载体,所以华为现在的目标其实完全不需要聚焦在手机上,一来是不具备普及能力,二来也没有必要。华为当下的目标更多的应该是放在其他家电以及电子设备的普及上,因为在这些领域其他厂商几乎是没有涉足的,而且急需要一种通用的底层系统来机型适配,而华为鸿蒙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华为现在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华为目前已经和国内多家知名电器品牌有比较深度的合作,譬如格力,美的,九阳等等。
和家电品牌的合作才是华为鸿蒙最有力的杀手锏和底牌。
从这一点来看,当下的鸿蒙走的实际上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和安卓的发展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来想像一个场景,假设未来华为的鸿蒙系统完成了对家电品牌的整合,所有的家电品牌的产品都可以接入到鸿蒙系统中来,那么搭载鸿蒙系统的终端设备就会成为消费者们的首选,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华为去斡旋也不需要国家出台强制命令,其他手机厂商都会选择去拥抱鸿蒙OS。
但是,这个场景出现的前提是华为的鸿蒙OS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那么想要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就要看华为自己的系统表现以及市场运作的能力了,对于华为也是一种考验。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鸿蒙系统概念股的龙头是谁?
鸿蒙系统概念股的龙头是润和软件(300339.SZ)。此外,常山北明、中科创达、诚迈科技、先进数通、蓝盾股份、北信源、易联众、延华智能等公司也是正宗的华为鸿蒙概念股。
仓颉属于鲲鹏还是鸿蒙?
属于鸿蒙。
华为在9月份正式发布自己的编程语言“仓颉”(char语言),据说,char语言主要是针对鸿蒙系统的开发语言,是一种完全自主编程语言。
华为2020年目标是多少钱?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2016年的时候,华为曾经预计2020年销售额超过1500亿美元,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是很难达成的,但是就发展来看,华为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华为在2016年针对未来的销售额有过目标,计划是超过1500亿美元。在2016年6月,华为曾经在全国创新大会的报告之中,预计2020年销售收入要超过1500亿美元。
华为2016年的销售额是5215亿元,2017年的销售额是6036亿元,2018年的销售额是7212亿元,就华为的销售额的增长来看,近年来一直保持着15%以上的增长率。
今年虽然是华为的海外之路由于美国的围堵而受到了部分影响,但是预计还是可以达到8300亿的销售额,依然可以保持15%的增长。
华为增长最快的部分是在消费者业务,这部分已经成为了华为销售额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已经超越了华为传统强项的运营商业务。
按照现在的汇率,要想在2020年销售额达到1500亿美元,则需要2020年的销售额增长26%。虽然2020年将会是5G开始规模部署的一年,运营商业务将会有一定的增幅,但是要想增长这么多,还是很难的,美国还是给华为造成了一定的麻烦的。
不过不管如何,华为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华为的主业是在通信制造业,现在华为是通信制造业全球最大的企业。现在全球主要有四大通信制造业公司,分别是中国的华为、瑞典的爱立信、芬兰的诺基亚、中国的中兴。
全球最大的通信业市场也是在中国,尤其是运营商市场,现在4G基站,中国占比已经超过了全球的70% ,未来的5G基站也很难例外。
2020年,会是中国规模部署5G基站的开始,大概会从下半年开始。
中国的5G份额,按照现在的一系列合同可以看出来大概华为会占到50%左右,这个比例就可以完全的确保华为全球第一大通信制造业企业的地位,而随着中国开始投入更多的资金再5G建设上,华为的销售额也会逐步的增长。
华为在物联网方面的投入,也使得华为在5G时代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前景。5G,是行业应用的5G,是物联网的5G。华为一直在物联网方面掌握了技术标准的话语权,在现在运营商大力推广的NB-IOT上,华为是主要的专利拥有者。
华为在物联网方面的研发投入了巨资,这也导致了华为在5G时代已经占据了一定的领先地位。
华为的鸿蒙系统,就是针对物联网产品提出的操作系统,而在手机上的应用,也不过是很小的一块应用而已,物联网才代表了通信业的未来。
华为现在还推出了基于5G的工业模组,也是为了抢占5G时代的先机。
总而言之,现在来看,华为很难完成多年前计划的2020年销售额达到1500亿美元的计划,不过就长远来看,华为的前景依然是非常好的。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