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回应征税,银行股持有多长时间才能分到股息?
股息不是算的,一般是银行公布每年年报的时候会说:今年分红,每10股分多少钱,啥时候分。都写着。然后你把 分红/当前股价 = 股息率。
如果股息率大于余额宝或者长期银行理财收益的话,就可以考虑入手。
长期持有的话,个人觉得大概率是能跑赢支付宝的。除非碰到银行倒闭这种问题,当然,银行倒闭了。那钱估计也和废纸差不多了,你投资哪里都没用。
目前整体市场行情。肯定行情差的时候买股价会便宜。这里讲到一个概念,买入价格是不会变的,但是股息一般是每年增加的。
举个例子,A银行买入股价是100元/股。今年红利4元/股,那么你长期持有股息率就是4%。但是可能明年红利就是5元/股了, 这个时候股息率就是5%。
传统银行:五大行,邮储这种。本身就是高股息,低成长。这类银行相对来说不用太考虑时点。
特色银行:比如招商的零售、民生的小微贷款、平安的一体化。这些银行成长性更强,股息相对较少。购买的话更多的是考虑成长性,因此需要考虑时点价格。
最后说个问题:
银行股持有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打新股。运气好中一个新股收益率就比余额宝强太多了。
买入银行股,最好是四大行的股票。农行和中行每年0.18元左右的分红,大概4.5%以上的股息率。已经是非常好的股息收入水平了。
买入银行股,最好是长期持有。持有一年以上,再卖出是不扣股息税的。如果是1年以内卖出的话,是要扣股息税的。银行股每年净资产都会增加不少的。比如农行,每年利润每股0.56元,分红0.18元之后,其他0.38元就进入了净资产里面了。因此,银行股每年净资产增长不少的。
银行股每年利润的增加和净资产的增长,肯定会抬高银行股的股价的。因此,每年银行股都会随着净资产的增长和利润的增长,股价也会有所增长的。每年股价增长幅度估计平均要达到10%左右。也就是7年左右,现在买入坚定持有的银行股大概率翻翻。
总之,光吃分红,买入不动不划算,要在相对低点买入,相对高点卖出,但是这个需要有很强的耐心,能够拿得住才可以。
政府是如何收他们的税的?
这个问题非马分两个方面来解答:第一是个人,第二是公司
首先是个人征税,这里我要聊到一个词——巴菲特税
巴菲特税是一项以美国富豪巴菲特命名的税项。此税项最先于2011年巴菲特提出,其后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任年第三份的国情咨文中再次提及,该税项建议向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收取超过30%的税款,以在10年内政府可节省至少470亿美元,但随即被共和党人批评此举为阶级分化。结果有关法案以51票赞成,45票反对下被国会参议院否却。
11年的数据,巴菲特公布部分报税资料,以佐证美国税务制度不公。11年他共赚进6285万美元,但扣除相关减免,实际须征税所得约3981万元,缴交联邦所得税692万美元,税率只有17。4%,远比他办公室秘书缴交的逾30%税率要低。
第二部分是公司,伯克希尔如何缴税。
投资基金主要的获利来源有二项,其一是净值价差产生的资本利得,其二是基金所配发的收益。按美国税赋规定,当基金配息时,针对美国以外的投资者,基金公司需按美国税法规定代预扣部份税赋。而基金配息受到征税的影响程度,其实不高,主要是因为基金公司配息资金来源包括有长期资本利得、短期资本利得(持股六个月以下买卖之资本利得)、利息及股息所得等三项,实际上并非所有的配息资金皆需被预扣税金,其中仅有短期资本利得及利息所得需预扣30%税赋。
伯克希尔的基金投资目标,是透过专业的管理与选股,挑选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主要的获利来源系以长期资本利得为主,因此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收益受税赋影响并不大。
至于债券型基金的部份,因为主要的收益来源以配息为主,故美国注册的债券型基金受税赋影响较高。
由于并非所有的配息资金皆需缴交预扣税金,再加上各别基金的配息投资政策并不相同,故税赋对于各基金报酬率的影响亦有不同,若以股票型基金为例其实相当的低。
那么美国人及外国人投资美国注册的基金,其税赋是否不同?
美国人领取的配息金额不需预扣税金,不过这并不表示美国人就可以免税!实际上,美国投资者收到的每一笔收益都会有税籍资料,所以美国投资者领到的未税利息收益,还是要按美国税赋规定缴纳个人综合所得税,而外国投资人因不需各别申报个人所得税,所以基金公司在配息时会代美国国税局预扣税金。
不论投资美国注册或非美国注册的基金,都会有适当征税产生
按美国税法规定,海外投资人(指的是非美国人身分)或共同基金(指的是非美国注册基金)投资美国有价证券时,投资股票所得股息,都需先预扣税金,海外投资人(非美国人身分)或共同基金(非美国注册基金)其实是领税后股息,因此非美国注册基金(含免税天堂注册基金)投资美股部分,其实是将税后所得股息,进行配发给投资人,因此,所谓的免税天堂注册基金,并非完全未缴税。不过依据美国政府税法规定,美国注册基金为避免被课以未分配盈余的额外税赋,美国注册基金多会配发98%以上的收益所得给投资人,而在进行配息给投资人时,会先进行税金的预扣,因此投资人是收到税后股息。也就是说,不论投资人是选择美国注册股票型基金,或是非美国注册基金,都会经历扣税的过程,仅是扣税发生的先后期间差异。 若基金投资政策为长期投资,则受到税负影响不大 部分海外基金提供定期配息的措施,主要是为让投资者享有更具弹性的资金运用,而基金经理人会按照公开说明会书既定的原则,以及当年度的市场状况,决定该年度的配息金额与频率。且如上所述,若股票型基金的投资哲学以长期投资为主,则主要的配息收益为长期资本利得(此部份不用征税),那么,基金总报酬受税赋影响并不大。
为何有人说A股3000点是一道坎?
为何有人说A股3000点是一道坎?从事后诸葛亮来说3000点确实是A股的一道坎,2007年4月份A股第一次站上3000点之后,这个位置就成了一道非常有意思的坎,超过这个点数就不太稳,低于这个点数又会回来,2000点的低点我们很难触碰到,4000点的高点同样也是难以触碰,但是3000点我们上上下下已经数十次了。
2007年的股市是股历史上最大的牛市,A股也第一次站上3000点,并且最高达到6124点,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跌破了3000点,并最终跌破2000点,最低跌到1664点。此后在4万亿的救市措施下,A股反弹,在2009年8月最高反弹到了3478点,这是第二次次站上了3000点的位置。在这之后的半年时间,A股震荡下行,虽有在3000点来回波动,但是最终是跌破了3000点并一路下行,并在2013年6月再次跌破2000点,跌至1849点,此后一直在2000点筑底,直到2014年7月,股市才开始在改革牛的氛围下开始试探性的上攻。并成就了第二个牛市!
2014年12月份,A股再次站上3000点,并在2015年的6月达到了5178点,这次牛市后很快在几次股灾当中淹没了,2015年8月是第二次股灾,这次股灾将A股再次跌破3000点,但是当时的救市资金救的就是3000点的位置,这个位置几乎可以说是救市底或者说是当时的政策底。得益于救市的措施和资金,股市在之后的几个月内上涨到3684点,但是在2016年元旦后的熔断中,A股再次跌破了3000点,最低下探到2638点,此后股市在蓝筹股的助攻下,渐渐再次站上3000点,迎来了将近2年的小阳春。
在2017年最终站上了3587点,只是在2018年一些列事件之下,股市迎来了数年来最差的一年,并最终跌破3000点,最低低至2440点,2019年在央行的助力下,在一些列的政策支持下,股市再次迎来了一次小阳春。只是只维持了4个月时间,在4月19日之后,股市再次下行,并一直在3000点上下波动,而这一波动就持续了一年时间。过去的12个月时间,A股可说就是在3000点上下波动的。
现在因为疫情的关系,这次A股在3000点之下恐怕还得停留更长的时间!全球疫情拐点不到,那么股市的拐点也不会真正的到来。3000点之于A股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此之下或许是机会,在此之上往往要多长一个心眼!
美国经济又到顶了吗?
美股下跌有自身的原因,甚至于你也可以说,美股已经到顶了,但要说美国经济见顶了,那可能就有些妄加猜测了。一方面,美国实行了大幅度的减税计划,美国政府又要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目前美国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都是较不错的,股市不好,不代表经济就要见顶。另一方面,如果美国经济见顶,美联储就不可能今年连续加息和缩表了,而是量化宽松。
美股连续暴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美股经过了10个连续上涨,早已透支了经济未来的成长性。目前,美股处于估值偏高的位置,而即使美国经济恢复增长,也无法改变美股估值偏高的现状。所以,美股走到尽头了,要回归合理估值区间,但不代表美国经济就要见顶了。
第二,进入10月份,美国国债大涨,无风险收益提高了,美股的估值又过高,当然会有大量资金流向无风险领域,因为目前美股涨了10年,市场各方都有恐高症。此外,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涨,导致大宗商品也跟着涨,美国国债利率也要上涨,于是追求无风险收益资金流向国债市场。
第三,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也促使美国中长国债市场上涨,避险资金流向国债市场。美联储加息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展示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信心,现在无须宽松,经济自然会恢复上涨。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的通胀率开始抬头,美联储要通过加息来控制核心通胀率。
总体来看,美国股市的十年牛市已经终结,虽然美国国债利率上升是导火索,但最终还是美股的估值过高,透支了未来成长性,近期下跌的主要还是科技股。所以,美国股市要走熊,回到与当前经济所匹配的估值区间,而美国经济的复苏,的确可以对美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对美国有哪些重要的贡献?
特朗普执政的这一年半时间确实做了非常多的事儿,那么这些事对美国来说到底算不算是重要的贡献就不好说了。因为在一个政坛分为共和党和民主党两派的社会里,特朗普的所谓政绩,在有些人眼里是重要的,但是有些人却认为对国家是灾难。我们大致列举分析一下他那些事儿到底算不算是贡献。
特朗普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可以算作贡献的事情就是减税。他不但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而且还降低了普通老百姓的税收。减税的好处是资本家手里有了钱,就会加大投资提高就业率;普通老百姓手里有了钱就会提高消费能力,这对美国经济是很有好处的。而减税的坏处是政府的收入会大大降低,这也促使特朗普为了省钱要打贸易战。
特朗普做的第二件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应该是收紧边境的移民政策。美国最大的非法移民来源其实并不是中东或者北非,中美洲或者南美洲。非法移民进入美国那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之后,生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生存,他们会被迫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比如抢劫或者贩毒之类。所以非法移民对整个社会来说坏处多于好处,收紧边境算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另外特朗普先后退出了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退出这些他认为华而不实的组织,好处就是美国可以少掏很多钱,但坏处是对美国这个国家形象有很大的伤害。所以这个算不算重要的贡献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特朗普做出的最有争议的事情莫过于是打贸易战了,当然他的初衷不是为了打贸易战。他只是想通过提高关税来降低美元外流的速度,同时提高国内相关产品的销售量,提升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给别人收税会损害相关国家的利益,所以对方也给美国产品收税来施压和报复,这样贸易战就打起来了。所以特朗普收税这件事对美国是不是重要,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特朗普最近还逼着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这就动摇了北约这个军事联盟的根基,这个也不好说是重要还是不重要。这么做对美国的好处是降低了开支,对美国的坏处是和朋友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挑战了多年以来美国在欧盟保持的一种稳定秩序。这种秩序的被动摇将来有多大的影响现在还不好说。
另外,特朗普还跟某80后领导人在新加坡见过面,这个对他们国家来说谈不上什么重要性。特朗普今年还高调退出了伊朗核问题协议,把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到了耶路撒冷。这两件事对中东来说影响巨大非常重要,对美国来说也很重要,因为这就给任何在中东的美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带去了威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