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基金收益排名,基金收益排名出来了?
大部分人对基金欠缺认知,从而都会看基金收益排名,然后再买基金。
其实,真正的投资者不会过多地关注基金收益的排名。
在他们心里,早已有自己的一套买基金的策略。
所以,真的是不懂不投。
如果想买基金,一定先要花时间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
做到心里有底,不要盲目地跟风买。
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低的话,可以考虑买宽基类的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买基金公司规模大的,成立时间久,费率低。
买主动基金主要是选好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基金公司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最好是任职5年以上,经历过牛熊转换。
最后,我们要知道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在投资上我们只能赚到认知以内的钱。
2021余额宝买哪款基金收益最高?
余额宝里的基金有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一般买股票型基金收益高,且风险很大,在2021年余额宝买基金买新能源这方面的基金,收益相当高,因为新能源方面的股票型基金,股市行情高,一直处于升趋势,所以新能源方面的基金收益比较高。
作为普通投资者你是自己炒股还是交给机构打理?
有一组数据,给大家说一下,从我们国家基金行业来看,公募的也好,私募公开的业绩也好,连续3、5年保证15~20%的收益在国内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其实很多投资者到股市的预期比较大,有一些想着一年翻倍之类的,所以常常就会有较大的落差。
从目前看,A股还是一个散户的市场,但是从近年来的监管上看,市场将会被慢慢的引导成为价值投资,也将走向成熟的市场,比如A股港股化,A股美股化等。
那就可以想象,如果你是一个业余围棋爱好者,跟专业的旗手去下棋成功大吗?如果你是一个业余踢足球爱好者,要你跟专业运动员踢足球,你觉得你能赢吗?
下面是一组数据,大家可以看看,2019 年一季度公募各类产品线均获正回报。具体来看,主被动管理型权益品种随市场上涨,A 股品种涨幅大于 QDII 基金。A 股主动权益型、股票指数型及股票指数增强型涨幅均在 26%以上,QDII 同类产品线涨幅均在一成左右;由于 A 股混合型基金股票仓位较低,涨幅仅约 15%。可能大家会说一季度股市大涨,散户随随便便都赚的比公募多,从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看,基金投资在个人财富管理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说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做,做好自己的资产配置,基金省去了打理这些资产的精力,同时又可以取得比存款要高的投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把钱放基金里面一年能有30%收益吗?
把钱放基金里面,一年想要30%的收益非常难,因为这涉及到了基金标的的选择,事实上基金分为很多种,第一种货币基金,第二种债券基金,第三种混合基金,第四种是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收益都是比较低的,它们的组合到现在都没跑赢银行三年五年的定期。混合基金收益是稍微好点,但是也达不到30%的收益。想要一年有30%的收益的,唯有股票基金可以做到。
至于股票基金做到了的,也是那些明星基金了,今年我在基金收益排行上看到了很多基金收益都超过100%,但是我个人运气不好,我自己的并没有做到。去年年底的时候买了医药基金,消费基金,还有大科技的,其中一只基金买了5000块,持有不到两个月,赚了一千多,但是因为自己贪心吧,元月和二月都没卖,结果二月四号大跌之下,全部还回去了。我在最低点加仓,现在陆续回本,账户新高,但是远远不到30%的利润,我也不知道我一直拿着会是怎么样的。
我想说17年我买入的当年的两个明星基金,因为是最高位买的,到现在都没回本。经过近三年的摸索,我觉得是应该有无限的资金定投某只基金,这样在三五年之后,很可能给你非常大的回报。能不能做到每年30%那就不确定了。而如果今年上半年买了原油基金的话,那就不是赚30%,而是亏30%都不止的。
今年股市太无聊,我带妹妹做的几个基金,除了农业基金大赚,沪深300和金融地产的都是亏的,用我父亲支付宝买了一千元的基金,三年下来,赚了225元,这是我最好的成绩了。所以我想对朋友说的是,你想要在股票基金里取得好收益,一定要选好标的,坚持定投,大跌多买,小跌少买,设立止盈目标,滚动仓位操作。然后一要看大师们关于基金定投书,比如邱国鹭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以及张居营的《慢慢变富》等一系列书籍,让自己的心态平衡,认真的了解理财投资,而不是在网上听哪位大神的指点,就轻率的做出投资的计划。基金投资是非常严肃的事,并且需要漫长的时候才能见成效。
你买的收益最好的基金是什么?
从目前来看,我持有的基金中收益最好的,一只是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一只是张坤的易方达蓝筹。
我估计有一多半人,都得有这两只基金吧。毕竟从一开始选中这两只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两只基金都高居某基金平台的人气榜前三位,同时还都被标识上金选基金。
要知道,基金投资可是实打实的钱投下去的,大家可是用真金白银在为这两只基金打call,说服力肯定是很强的。而这两只基金也用实际战绩说明了真正的实力。
仔细分析了一下,我认为分析一只基金能否跑赢大势,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这只基金所处的基金公司是否是一家靠谱、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目前上市的基金总数已超万只,分属于不同的基金公司,其中有如天弘、易方达、中欧这样的巨无霸,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旗下只有数只基金的小公司。
越大的公司,背靠的资源就越强,知名度就越高。知名度高的好处可想而知,就是你发行一些新基金的时候,很多人会投,这样基金的规模就大,管理费就高,那么基金公司运作的基础就很好,比如需要的一些管理、硬件和软件、基础分析人员配备等等。而小公司显然就会这么幸运,甚至于很多小事都要基金经理亲力亲为,这显然会让基金经理的精力分散。
2、这只基金是否有一位靠谱有经验的基金经理当然,并非说投资年限长,就一定会是好的基金经理。由于资本市场变幻莫测,行业变化也越来越快,现在的市场与十年前的市场,也许就完全不同,不能单纯用原来的经验来套到现在。
但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一定得具备这几个条件:
A、有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并言行合一
很多人都在吐槽蔡嵩松,认为他的基金起伏大,行业单一。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他能够把自己对半导体的狂热付诸于行动,且一以贯之地坚持,本身就值得尊敬。再比如张坤,他推崇价值投资,所以他坚持投资茅台和腾讯,而他的成功,都是他在前几年就开始实践的成果。
B、有深厚的专业功底
比如说葛兰,本身就是医学工程专业的博士出身,自然对医药健康类有着专业的认知。有句话说的很别好,人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以为的钱。而对于一些科技类、医药类的基金,专业背景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这类行业基金的基金经理,如果非这个专业出身,我认为其未来前景,都得打一个问号。
C、穿越过牛熊,知进退
基金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最大回撤。这是基金经理控盘能力的体现,也是基金经理对大市预判能力的体现。比如曲扬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熊市时的敢于空仓。越是有过牛市和熊市经验的基金经理,越能够体会到熊市的氛围,越能够控制风险。毕竟,投资的真谛并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保住本金!
D、一直在学习,不断在调整
很多基金经理的风格是固化的,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局限,他们只做自己熟悉的东西。但还有些基金经理,他们会不断学习,一直在尝试。比如葛兰,她不仅做医药健康类的基金,也在尝试一些科技类的基金,不管成绩如何,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比如说广发高端制造这只基金,它的投资标的往往会出现大幅调整,行业切换节奏很快,而且令人称奇的是它的业绩还很不错!这说明他的基金经理视野很开阔,学习能力很强!
3、基金是否选对方向基金是否选对赛道,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有句话说的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自己认为,能改变世界的有两个东西,其一是生物医药,其二是人工智能,这是两个长期的东西。比如说生物医药,所关联的是人的健康,其中包括了医疗,制药,养老产业、美容等等方面;而人工智能,其实也在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方向,未来会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时间纬度更小一些的行业,比如我看好的三大行业,健康产业、大消费和新能源,这三个赛道,不仅仅在2020年有所表现,还会在2021甚至是更久远的五年十年中大放异彩。
我们都知道2020年新能源和白酒风光无限,到了2021年,新能源在碳中和的目标下,还会有很好的表现,这是非常确定的事情。而白酒代表的是消费行业,消费与人密切相关,特别是与人的嘴巴相关的,都不会差。
医药就更不用说了,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就越来越会关注自己的健康,这是更加长远更加持久的机会,说伴随一生都不为过。
所以,只要在这几个赛道上的基金,方向大致都不会错。所以有人问葛兰小姐姐的基金可以定投吗,我会告诉他,无脑投,随时投,当然,你得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三五年后看,必然回报可观。
4、基金的投资时机经常看基金的评论区,很多投资者会说,这只基金一直涨,不给机会。而当牛年抱团股下挫的时候,很多基金都回调了20%甚至于30%,面对这一情况,你是否恐惧了,是否还敢于进入呢?
机会给你了,你如果不把握,也是没有用的。反而是在基金一直上升的时候,你还进入,那个时候是不是风险大于机会呢?
同时,基金也要学会止盈,并不能一味只入不出,傻傻持有,而错过了波段的机会。
所以,在经历了随便选只基金都大概率赚钱的2020年,在2021年,你需要降低基金的收益预期,同时,你自己得形成一个基金的投资理念,学会分析数据,根据上面我说的几个方面来对基金和基金经理进行全面的评估,这样才能找到一个相对靠谱的投资好去向!
最后,点赞的人会赚大钱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