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债券大跌能涨回来吗,5月债券基金已经跌了半个月?
感谢邀请。
2020年真的没啥债券基金推荐。
为啥?还推荐个屁,为了一个支xX的小红包,上了债基的电瓶车,结果发现是个过山车。
我们基友见证了属于债券基金的奇迹。
波动巨大,一个月纯收益为负。
某只垃圾债基的行情走势
沪深300某基金走势
买债券基金之前,所有人都告诉你债基没啥风险,有红包可以领,结果哔了醉了……
债券基金的波动比沪深300都大。
从四月开始,连续两个收益为负,幅度还很大。
债券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在上一篇分析了:
清流保:债基又双大跌了,什么原因导致,该怎么办?
1、经济预期。
一般来说,当经济低迷,市场利率会有所下行,这时候债券市场会上涨。
相反的话,如果经济好,市场利率会有所上升,这时候债券市场就会下跌。
也就是说,目前债券市场出现下跌的情况,说明大家对中国经济逐步复苏充满了信心。
5月开始经济复苏,利率有所回暖上升。
而利率走高则会导致先前发行的债券价格下跌, 也就导致了现有的债券基金的价格下跌。
之前本来就预计经济放缓资产收益率下降,出现“资产荒”,同时认为国内疫情,肯定会为了刺激经济而放水,所以4月前,那个时候很多砖家推荐债基上车。
大家都在买各种安全性高的资产,这也是一季度债券大涨的基础。
很多人知道今年一季度,有些金融债指数基金一个季度涨了4%多,其实19年一年基本上也就4%,当然主要是18年涨的比较狠。
因为涨的好,所以不少人买进去了,或是之前小仓位试水,后面追加大笔资金,然后就。。。
2、债券市场调整
调整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一般认为有两个:
1)涨多了。
你想啊,现在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一年期4%的都不多了,而债券指数基金能一个季度4%多的已经逆天了,一个季度赚一年的钱?
要是一个季度4%多,年化可能百分之17%、18%,现在信托也就七八个点,还是300万那种,
100万的还得低,项目还得是质量一般的,质量好的收益不会高。
2)没有放水
各国都开启了宽(fang)松(shui)政策,但是我国比较理智,刺激政策有,但是没有像国外一样大水漫灌,低于很多人的预期。
没有发钱。
没有发钱。
没有发钱。
3、债券供给超幅度增加
供给增加,包括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供给的增加,使得利率债在供给方面存在压力。
今年两会明确新增专项债3.75万亿,而去年这个数字是2.15万亿。
也就是说今年增加的专项债比例高达75%,接近翻番。
还有1万亿国债+1万亿特别国债要发,所以近期债券市场的供给超幅度增加。
债券供给超幅度增加,势必会造成债券价格下跌。
这个和菜市场的菜多了,开始降价一个道理。
最终带动整个债券市场的下跌。
举个栗子:5月22日是一个关键节点,
国债利率本来已经开始处于下行过程中,然后又再度攀升。
大家可以看下自己手上的债券基金,是不是上周五5.22后又开始急速下跌。
反正我手里的债基是的,尤其是纯债……
还有就是政府债券增多,分走了大量的避险资金,也对债券基金和股市产生冲击。
A股一直冲不上3000点,看来只能不断抄底了。
其实影响债基的因素还有很多,美国国债和债券的久期,较为复杂,就不占过多篇幅去讲解了,大家用的时候记住上面结论就OK了。
3、该怎么办?
1)仓位不高留着吧
如果债券基金仓位不高就拿着吧,已经调整这样多了,最近已经有慢慢的反弹了。
2)仓位高割肉或者换理财产品
其实除了银行自营理财、国债、保险理财(年金险)这类产品,所有的投资理财产品,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对股票、股票基金、指数基金这些来说,纯债和纯债基金的波动还是比较小的,通常被归属于“保守型”的投资。
一文读懂指数基金,怎么投才能稳稳地赚到20%+?
如果债基是你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其实不必太多介意短期波动,再怎么亏也不会像股票、数字货币那种的惊心动魄,长期持有的话,几乎是不会亏的。
当然,如果真要考虑投资时机和安全性,债券基金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换一些替代品也不错。
想要无风险理财可以看看这些:
2020,终于有人把银行理财说清楚了!
2020,终于有人把保险理财说清楚了!
2020,终于有人把券商理财说清楚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3)债基还要不要抄底?短债呢?
我不建议你买,至少未来一段时间我不建议你买。
谁建议你买短债,我劝你问问他为什么建议你买,同时问问为什么不买银行T+0理财,要买短债?
买个鬼。
清流是谁?
我是清流保,头条号清流保,财经小博主,希望最通俗的语言写纯零小白都能看懂的理财内容。
如果你在实际实操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欢迎随时找我交流。
致力于为爱理财的你带你在理财路上少走弯路,早日过上想过的生活!
如果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的话,求点赞,收藏,关注三连击哈~~如果没有,就当我没说~~哈哈哈哈~~~
刚买入债基就开始下跌?
近期,不仅债基跌了,R2(稳健型)风险等级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也罕见出现了亏损,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投资对象为债券。
债券型基金的分类
债券型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也可以有一小部分资金参与新股申购、投资于股票市场、或投资于可转债,具体又可以分为:
1)纯债基金:只投资债券,不参与新股申购,也不投资股票;
2)一级债基:主要投资债券,但可参与新股申购;
3)二级债基:主要投资债券,但可少量投资股票;
4)可转债基:主要投资可转债;
债券型基金的历史收益水平
以长期存债基金为例,本金比较安全,连续十年都获得了正收益,累计收益56.41%,年化在4.97%左右,通常作为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债基的收益高于货基,但流动性没有货基好。根据合同,有的可以随时赎回,有的必须在固定期限内赎回,有的在封闭期内无法赎回,即使是随时赎回,如果持有时间未满一定期限,手续费会比较高,赎回不是很划算。
债基适合有闲置资金,不愿过多冒险,谋求当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债券为什么会跌
本轮债市的调整是近四年来调整幅度最剧烈的一次。今年初,因为发生疫情,市场预期将会有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债券价格与利率呈负相关性,这一预期大幅推高了债券价格,在五月份之后,央行并没有降息,持续宽松的预期出现了转向,导致债券走低,再加上央行宣布创设支持小微企业的货币政策新工具,市场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因此修正了此前市场对资金面的过度乐观,进而出现熊市思维加剧了抛售。
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5月份以来,中债指数已下行近4%。
债券还会不会跌
债券与股股不同:债券是对公司的一种债权,购买之前,利率已定,到期就可以获得固定利息,而不管发行债券的公司经营获利与否,只要公司没有宣布破产,到期就必须足额支付本息;股票是对公司的所有权,在购买之前不定股息率,股息收入随股份公司的盈利情况变动而变动,盈利多就多得,盈利少就少得,无盈利不得。
现在的亏损只是代表净值变化,并不代表实际的亏损,除非一定要现在就赎回。从中长期来看,债券的价值由债券利息和债券价格共同决定,时间越长,票息越高,债券价格波动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现在跌下去的这部分净值未来完全可能会涨回来。投资者应该理性对待产品净值短期波动,把这种净值波动与实际的损失区分开,立足长远以获取财富的增值。
用数据说话,探索投资方向。数据方向每天都会发布《市场资金流向》信息,欢迎同道中人关注、交流!
为什么当利率很低时债券价格会很高?
道理是这样的,当债券发行的时候,债券的到期日以及票面利率就已经是固定不变的了。当银行利率上升的时候,意味着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上升,因此资金会从债券流向银行(或者广义的无风险资产),从而使得债券价格下跌。理论上,当债券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使得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可理解为名义利率和无风险利率的差额)回到发行时的水平的时候,债券价格达到均衡。
再回到债券回报率的问题。我们假设债券发行的时候,面值100元,一年后到期,年利率5%。而当时银行存款利率是3%。因此我们发现,这张债券的回报率高于无风险利率2个百分点。假设发行了 2个月以后,现在银行利率涨到了4%,而债券由于票面利率无法更改,依然是5%,由此可见这张债券的回报率只高于无风险利率1个百分点了(不考虑折现率),但是债券内在的风险不变,因此这样一来等于是在同样的风险条件下,债券的回报率下降了。
回报率下降以后,由于相应的风险无法得到利息的补偿,因此这张债券在市场上的价格会下降,比如降到99元左右,而到期以后依然可以拿到本息和105元,这样6%左右的利率比当前市场利率(4%)依然高2个百分点左右,和发行时的情况一致,假设当前债券的内在风险依然和发行时一致的话,债券价格达到均衡。
最近债券大跌的原因是什么?
自4月30日开始,债券价格一改上升趋势,忽然大跌,以至于部分持有债券基金的朋友大惑不解。作为固定收益产品的债券,买入后坐收利息,只要不是违约,妥妥地无风险投资,怎么会亏损呢?下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债券价格缘何会波动,同时分析近期债券价格下跌的原因以及债券投资的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大家理解,文中多用虚拟简化例子,从而尽量避免生涩的专业词汇与严谨逻辑。
债券价格波动的原因1. 利率风险导致的折价或溢价。
绝大多数人对债券的认知依然停留在买入后每年收到利息,到期拿回本金。确实,如果你在债券上市买入后一直持有至到期,期间的价格变动对持有人不存在任何影响。
但市场上交易的债券价格是会变动的,以下举例说明。
譬如,A公司因融资需要发行债券,计划募集资金1亿,期限2年,面值100,年付利息5%。当A公司债券顺利被市场认购6000万以后,B公司也开始发行债券,计划募集资金2亿,期限同样是2年。
第一,债券折价
考虑到目前市场资金短缺,B公司担心债券不能顺利发行,于是把年付利息定为6%。由于A,B两家公司的信用等级都是一样,投资者于是转而购买B公司债券而放弃了A公司,顿时A公司债券无人问津。
因为票面利率在发行时已经固定,A公司只能把面值100的债券折价出售。折价的幅度必须要让投资者在买入A公司债券后得到的收益与B公司相同,否则余下的4000万债券就无法销售出去。折价后价格计算如下:
A公司债券折价后价格=5/(1+6%)+105/(1+6%)^2=4.72+93.45=98.17
由于折价后的的A公司债券收益与B公司的债券收益一致,后续4000万债券得以顺利发行。
以上就是面值100的债券折价到98.17元发售的原因。很明显,前面以100元面值价格买入A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如果此刻卖出,则会造成100-98.17=1.83元的亏损。
第二,债券溢价
依然是上面的例子,假设市场资金充裕,市场投资品种较少,B公司认为自己的债券即便低息也能顺利发行出去,于是把年付利息定为4%。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投资者看到A公司较之B公司债券利息更高,于是开始了抢购,面值100的债券价格节节上升。溢价价格计算如下:
A公司债券溢价后价格=5/(1+4%)+105/(1+4%)^2=4.8+97.08=101.88
前期买入A公司债券的投资者,如果此时卖出则可以获得1.88元的利润。这就是买卖债券可以盈利的原因。由于该利润是因为债券价格上涨而获得,我们称之为资本利得。
第三,债券价格与到期收益率的关系。
因为债券的价格会随市场变化而波动,所以票面利率就不是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为便利交易,避免各种复杂的计算,市场上对债券的报价会以债券到期收益率来衡量。
譬如上例的A公司债券票面利率是5%,但债券到期收益率则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浮动为4%或者6%。
当你做债券交易的时候,实际上你交易的是债券收益率。如果债券市场收益率上升,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债券市场收益率下降,债券的价格就上涨,两者为反比例关系。
2. 信用风险带来的债券价格下跌。
第一,什么是信用风险?
回到A公司发行债券的例子。假设市场传闻,A公司因某项诉讼可能引发巨额赔款,从而导致该债券在2年后有违约的可能性。于是,投资者纷纷抛售A公司债券,造成价格大幅下跌。
几个月后,A公司赢得了该诉讼的胜利,违约风险解除,债券价格迅速上涨回到其原来的价格。
显然,A公司债券价格的下跌和上涨与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由公司经营状况引发,我们称之为信用风险。
第二,债券的信用评级。
市场上发行债券的公司与机构形形色色,不同公司与机构其经营状况或者偿还债务的能力各有不同。于是就有了专门的机构,对发行主体的按期偿还本息能力进行评估并标识其信用等级。
理由很简单,根据风险收益等价原则,信用等级高的债券,其债券收益率要低些,发债主体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市场融资;而信用等级差的债券,由于投资者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所以收益率的要求就要更高。
第三,信用评级调整带来的价格变动。
信用评级被调高的债券,价格会上升;信用评级被调低的债券,价格自然会下跌。需要注意的是,信用评级的调整往往是滞后的,在某评级机构宣布上调或下调某公司债券行用等级之前,一般债券价格已经早提前反映出相应调整。
近期债券下跌原因分析1. 降息预期落空
4月底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进入静默期,5月14日,央行公布MLF利率不变,维持在2.95%。市场此前预期央行会进一步降息以刺激经济,但近期的货币政策让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于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以飙升迅速对此做出反应。
此处提到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当于前面例子中的B公司。作为锚定,10年期国债一直是我国其他债券收益率的参照物。
我国自2018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走在下降通道。疫情爆发后,我国继续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后疫情时代,我国率先复产复工,经济恢复迅速。但全球经济却依然笼罩在一片凄迷的氛围,各国纷纷出台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甚至喊出“负利率”的可能。为此,我国维持目前利率不变,正是为了给将来的货币政策预留更大的空间。
所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导致的债券价格下跌也就成为了必然。
2. 企业债违约风险加大
尽管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但由于全球疫情依然蔓延,海外需求冻结,因而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不少冲击。由于出口停滞,更是对某些外向型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由此衍生的债券违约风险有所攀升。
虽然从历史看来,债券违约的概率非常低,市场反映有点过度,但投资者因避险心理赎回债券基金,从而逼迫市场抛售债券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可见,因疫情形势导致的企业违约风险加大,也是近期债券价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3. 债券牛市有兑现需求。
我国债市从2018年以来长期走牛,增量资金不断涌入。尤其年初至今,债券价格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徒然走高,有些债券基金年化收益甚至超过10%。不少投资者基于目前的收益产生了利润兑现的需求,部分交易机构也止盈兑出,继而引发4月底至今的债券价格下跌。
此外,风险资产,如股票和商品价格近期的上涨,也对债市的资金抽离产生一定影响。
近期债市建议1.与持有股票一样,想通过买卖股票获利,你交易的目的是股票价差,而不是为了获得股息收入。当你交易债券的时候,你交易的就是债券的价差,想获得的是资本利得而不是债券利息,因此,搞清楚进入债市的目的,你才能知道,投资的债券品种和期限。如果你想长期持有国债,那么,目前价格的波动与你何干。如果你想短期炒作,则目前确实是处于债市高位,尽管短期内依然有上涨空间,但也会有下跌的可能,债市有风险。
2.基本面上,货币宽松的政策大概率会保持不变,国家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本周两会召开,将为后疫情时代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定下基调。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将能给你下一步的操作带来长期的方向性指导。
3. 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近期尽量避免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债。
总结:降息预期落空,企业债信用风险增大,长期牛市的技术性调整,这些都是导致近期债券价格下跌的因素。但由于我国长期货币宽松的政策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说债市牛熊拐点的到来还是言之过早。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本周两会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导向,才能为债市的下一步操作明晰方向。嘉实稳和债券会个到吗?
嘉实稳和债券是一只稳定收益的债券基金,其投资策略主要以固定利率债券为主。其会否盈利取决于市场利率走势和债券发行人的信用风险。
债券基金的收益与债券价格和利率有关,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基金可能盈利;相反,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基金可能亏损。此外,基金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收益还受到债券发行人信用风险的影响。综上所述,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利率以及债券发行人信用情况,以确定嘉实稳和债券基金的盈利潜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