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小盘持仓天天基金网,如何预测基金行情?
基金总体走势与大盘同步,不信可以用基金的走势与大盘指数叠加,就能看到它是同涨同跌的,节奏完全一样,只是涨跌幅度不同罢了。
那么,如果想波段性地操作基金,可以用大盘指数来分析高低点,上涨趋势,估值泡沫等等。
看看博时主题基金周K线,与沪深300指数的契合度。灰色的K线是沪深300,博时主题基金的走势与指数完全一样,但长期下来涨多跌少,累计效益更好。
具体的基金,需要看看它的基准指数,多数基金是用沪深300指数,或中小盘指数等等,少数用的是指数组合,就是60%A指数+40%的B指数等等,还有一些是用行业指数做基准。那么我们想操作基金波段,就要用各自的基准指数来分析。
看看广发小盘基金周K线,与中小板指数的走势契合度。与博时类似,也是基金走势与指数完全同涨同跌,只是每次微小差异累计后,最后的效益好于指数。
我们利用指数操作基金,需要注意几点:
1,基金不适合过频的交易,最好用季度以上的节奏买卖。如果是均线系统,平时炒股用日K线,均线是5日线+10日线,那么基金操作可能要用周K线,均线是5周线+20周线。
2,个股有上不言顶,下不言底之说,但基金相比来说,顶底要容易确定,因为它持有的是一组股票,而且基金经理的操作基本上还是按价投原则的。当指数来到大周期的高点时,不要心存侥幸等新高;同样,当指数来到大周期低点了,那么基金也就不要在割肉了。也就是中长期的箱体震荡或上升通道,相比个股更可信。
如何精简持仓基金数量?
看持有的基金浮亏了没有?浮亏多少?如果浮亏了怎么办?这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面对浮亏,该加仓还是观望或止损?今天就来聊一聊。
首先,权益类或者偏股型基金亏损是正常的。市场中的机会,很多都是回调产生的。市场下跌时,一方面可以把意志不坚定的资金甩出去;另外一方面,能不断的给场外的资金创造上车机会。其次,长期来看, A 股有10%~13%的年化收益率,但这不代表每年的收益率都一样。有些年份,基金收益能达到40-50%甚至更高,有些年份收益会很低甚至亏损。能否接受亏损,能否拿得住是能否获得更高收益的关键。最后,要理性分析亏损的性质:正常的亏损应当接受,不正常的亏损(如大幅跑输市场、基金管理人不负责任等),就要果断的采取措施。实际上,投资之路很漫长,中途的颠簸也很常见。如果亏损了便难以入眠,或者是心理素质不够,或者说明你选的基金波动程度与自己的承受能力不符,这就要“对症下药”了。
最后来点实际的:首先,评估自己的基金,如果基本面没毛病,而只是跟随市场调整,那就没必要惊慌,等市场风险释放完就是了。其次,判断一只基金收益如何,持有期限是非常重要的。从历史数据来看,持有三年的基金亏损概率不超过3成。
所以,如果是因为持有期过短,那么不妨修正自己的投资期限和投资策略,要知道:财不入急门。面对基金浮亏,大家不能慌,要理性对待!!
个人观点,什么参考!
我们投资者又可以怎样买入?
科创板作为一个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受到市场高度关注,但因为实施注册制,放开IPO定价,允许未能盈利和初创型公司上市,科创板投资风险较大,为此实行了科创板投资者适格性制度,那就是50万资金门槛和24个月投资经验,也就是老股民而不是新手。这样等于是把绝大部分散户排除在科创板大门以外,只有大约300万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科创板投资。
但是管理层强调鼓励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等方式参与科创板投资,分享创新企业发展成果,而不是把中小投资者拒绝于科创板之外。因此公募基金积极备战科创板发行各种基金投资科创板。未来公募基金参与科创板形式会多样化,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和风险偏好选择性参与。
本次获批的是混合基金,投资灵活。
4月22日,蓝鲸财经获悉,南方、华夏、易方达、嘉实、工银瑞信、富国、汇添富旗下的7只科技创新基金正式获批,均为2月22日首批上报的科创主题基金,是一种混合基金,
7只科创板主题基金分别是:华夏科技创新混合、南方科技创新混合、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工银瑞信科技创新3年混合、嘉实科技创新混合、富国科技创新混合、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基金。
混合基金不同于纯粹的科创板基金,投资方式更加灵活,可以配置科创板股票,也可以配置沪深主板和创业板中的科技成长股,但是要求80%资产配置于科技成长股。
这部分基金没有封闭期,可以随时交易,灵活性比较大,只要投资者掌握好时机有盈利就可以选择退出。
但是投资者对于其他科创板基金投资就需要慎重了,因为有的有二-三年的封闭期,一定要安排好资金的规划,否则就会面临退出的困难,影响自己的资金使用和生活。
六家科创板战略基金
易方达、嘉实、招商、汇添富、华夏、南方分别发行了科创板战略基金,分别是易方达、嘉实、招商、汇添富、华夏、南方三年科创板战略配售,基金战略配售的股份有12个月的锁定期,其特点是管理费和托管费低一点,但在笔者看来风险还是较大的,
就目前排队公司来看,科技含量天差地别、成长性好坏参半、财务质量有的也是颇有质疑、发行市盈率有的高的离谱,相比于去香港上市的公司而言,质量还是差一点,而港股科技股IPO18年破发严重,一年以后走势大概率会极度分化,前高后低甚至破发并不稀奇,因此战略配售基金的业绩恐怕存在一定的风险,未必就会十分的优良。
筹备阶段的科创板基金
这部分基金带有科创板字样,处于筹划阶段,没有获批,目前有广发和华夏科创板混合型基金属于开放型基金,其他都是2-3年的封闭性基金,比如鹏华、易方达、招商、南方、华夏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其特点是不需要底仓就可以参与打新,另外80%资产配置于科创板。但不能参与战略配售。有锁定期的基金最大特点就是需要合理安排资金的规划,避免被动。可以打新,基于炒新传统,前期收益可能不错,但如果高位建仓,未必会有良好收益。
目前存续的公募基金
目前市场有很多存续的中小盘股票基金和科技成长基金,也可以参与科创板未来投资,但目前因为科创板容量很小,部分基金可能没有参与机会,未来会逐渐放开,可能投资机会更加的好一点,市场疯狂过后会逐渐趋于理性,可以以更加适宜的价格买进,盈利概率反而增加。
对于散户而言,直接参与科创板投机炒作未必就能实现很好的收益,但是可以选择间接参与,那就是通过各种公募基金参与,但也不是胡乱申购,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性参与。
是10万买一只基金还是买10只基金好?
买一只风险太大,买十只过于分散,不利于管理。你有十万块钱,重点在于你怎么买才能产生高收益。接下来以我个人经验谈谈我的看法。
一、合理的基金配置
1、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买基金五、六只即可,过多的基金会影响你的资金配置,十万本金,每只15000-25000之间,剩余的本金作为流动资金,可随时进行加仓操作。因为基金的周期性,各大版块之间都会轮动,我们把握住轮动版块,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财富增长。
二、风险控制
选择五六只基金更容易控制风险。配置板块基金都是股票型,指数型,混合型等高风险类基金。通过不同板块的配置,来达到我降低风险的目的。
比如我有一万本金,选择五个板块基金,医疗板块,半导体板块,新能源汽车板块,科技板块,消费板块,这些板块一般都属于中高风险或高风险的混合,指数,股票型基金。每个板块平均配置2000元,但我买的时候不要一次买进,风险太高,可以一次加仓500,也可以1000建仓,剩下流动资金看市场情绪,依次加仓。不同板块的轮动能有效的帮助我们降低投资风险。
因此,买基金无论多少本金,五六只为宜。
如您对回答满意,欢迎点赞关注【小八学理财】,我将定期分享基金知识经验。
2020年基金前十名排行?
我查了一下,分别给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前十名,如下
1、债券型
鹏华可转、华夏可转、华商丰利、南方希元、广大信用等
2.股票型
汇丰晋信、创金合信、广发高端等
3.混合型
农银汇理、工银瑞信、诺德价值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