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发债和转债的区别是什么?
发债是发行债券并承诺到期还本付息。发债人是债务人,是发行债权,募集资金。转债是将债权转移给别人收回现金,转债人是绩权人,是用债权换取现金,随着债权的转移得到现金。发债和转债主体性质不一样,发债主体是债务人,转债主体是债权人。
发债和转债有什么区别?
发债和转债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发债主体是企业,转债主体是债券拥有者。
发债和转债是两个差距巨大的概念。
发债是企业通过债券的形式,向特定或着不特定人群融资的行为,债券到期要还本付息。
转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除了能正常还本付息外,也可以在到期后,转为公司股票。
什么是可转债?
可转债,说明白点就是上市公司为了融资所以发行的债券,以后再以某目标价回购的债券。就相当于你想借钱,于是拿了几块石头说以后我会以多少钱回购回来。
这几块石头可以在某个时间之后转换为这家公司的股票,所以这块石头也随着这家公司股价的变化而变化。也有时间到期,这块石头被上市公司回购的情况,然后补给你一点利息。但如果回购的时候这块石头回购价值只值150块钱,但你成本却是200块钱,那你就是亏钱被回购了。
散户能不能玩?那肯定能,没有散户,庄家割什么。
可转债现在打新的难度高了很多,因为玩的人太多了。以下都是我的收益:
打新的收益最高的有50%的收益,但如今却是很少了,能有10%都算很不错了。
以前可转债打新的收益都是100到500左右,本金1000块钱,如果运气好能够中20个,那就是2000块钱。每个转债初始价都是100元,10股为一手。交钱之后等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然后可转债上市。
但现在可转债的收益都很低了。甚至还有亏钱(破发)的可能性。现在的收益能够有个十几块都算不错了。
我一般对于评级好的可转债耐心更足一点,我会等到可转债稳定之后,大概十点多或者下午的样子考虑是否卖出。如果对于评级很差的可转债,那就得考虑开盘就跑了,有一毛钱的收益都比亏了要好很多。
你认为这东西很低的风险?并不是,可转债是T+0的策略,就是当天买的当天就可以卖了,你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这样一天,散户们是不是高兴了?
但你也别忘了,美国股市也是T+0的策略。然后美股去散户化都快有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散户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不然怎么称“美股去散户化”?
所以T+0的策略适合大资金的公募或者私募,小资金的散户就只能等大资金拉升再卖了,但庄家会这么好心吗?
说个真实的案例,就我读大学那会儿,有个朋友拿着几万块钱入手,知道有可转债这种东西之后,异常兴奋,他说我一天就可以赚个几千块,每天做个T难道不爽吗?事实上是什么情况?
他从三万多本金赚到了5万多,然后飘了,觉得自己就是股神。觉得可以全仓可转债。然后呢?他的5万多两天之内跌到了2万多,他不服,决定死扛,然后成功扛到了1万多,坚持不住了,卖了!你以为这个卖了之后可转债会暴涨?并不是,过几天之后那只可转债依旧在跌!他要是卖得晚,恐怕一万块钱也保不住了。
最开始的真香现场。逐渐沉迷。。。。。。。
开始悔恨终生,亏钱亏到怀疑人生。。。。转债让人怀疑人生。。。要被转债劝到退出股市
还是退伍了。。。
转债是什么意思?
转债就是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
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可转债最近怎么这么火?
什么是可转债?
可转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者有权按照约定的转换价格或转换比率将其转换成普通股股票的公司债券。
就好比一张债券加了个看涨期权。
同时,每张可转债背后都有对应的上市公司股票,有一个转股价格。直接场内买入(T+0交易并且没有涨跌停限制),一手十张,市场价格类似股票实时波动。到了转股期,可以无条件转换为股票,完成由债主向股东的转变,形式灵活。
举个例子:(图片来自《集思录》网站)
解析:
1,“江银可转债(128034)”对应“江阴银行(002807)”。
2,转债现价109.8元,10张起买,即1098元。能买到100元以下的可转债不错,110元左右的马马虎虎。但是就目前而言,到期收益无论税前还是税后都为负数。这一个保底功能暂时失效。
3,正股价4.15元,转股价4.68元,此时转股就是不划算的,除非上市公司下调转股价。
4,债券评级为AA+,略逊于AAA,但依然有较好的信用等级,违约风险小。
5,溢价率为23.82%,不算低。溢价率越低,跟随正股下跌的空间比较小,跟随正股上涨的空间较大,最好能低于20%。
6,正股基本面还行,比起杂七杂八的上市公司,“银行”这个名号还是值不少钱的。一般银行发行的可转债都会想尽办法促进持有者转股。
所以,用长期资金买入“江银转债”是可行的。如果继续下跌可以加仓;如果有幸碰到下调转股价格可以赚取转债差价。若是碰上大牛市,无论卖可转债还是转股卖出都将获利丰厚。
可转债特点
敲黑板,划重点:
一:作为债券,利息太低。
面值100元,市场价格不定,期限一般为5-6年,平均年化在2%左右。
上市公司虽然靠可转债融资,但基本没想过要还钱。只希望大家变成股东,“前尘往事一笔勾销”。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市公司难得和散户站在一边。
二:保底特性。
毕竟能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的资质是有一定要求的。截止到目前也还没有违约事件发生(未来会不会不一定)。
即使可转债价格和股市熊得不行,持有五六年,只要这家上市公司没有破产,面值本金和利息总是会还的。
另外,如果上市公司的收盘价格,持续30个交易日,都低于转股价的70%。投资者无论卖出可转债还是转股,都将面临巨大的亏损。这时我们就有权以100元+约定利息的价格,把可转债回售给公司。倒逼上市公司想尽一切办法拉升股价,这样一来就不用还钱,投资者也能从中获利。(这就是可转债的回售条款,是持有者的权利)
三:上市公司可以下调转股价。
当可转债对应的正股股价在连续20个交易日里,有10个以上的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转股价的85%,(具体情况以招募书为准)董事会可以提出下调转股价的要求(但是主动调整转股价不能低于最近一期财报的每股净值产),并且大概率是会通过的。虽然老股东的股权被稀释了,总比还钱好。
而正股价超过转股价后,可转债价格也会随之增涨。(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就好比打折买正股,当然会趋之若鹜)此时的投资者卖出可转债即可获利。
四:上市公司有强制赎回权利。
一旦正股价连续在转股价130%以上15-20天的话,公司将以103元赎回可转债。
也就是说,有大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给投资者转股卖出,获得30%以上(上不封顶,牛市时300多的可转债很常见)的盈利。那时,往往可转债本身价格也已大幅攀升,卖出同样获利可观。
这个条款其实也是敦促投资者见好就收,赶紧转“股东”。千万不要“马大哈”或者“贪心”,反被低价赎回,“竹篮打水一场空”。
五:打新获利。
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生财之道”,类似打新股。不同的是,没有账户资金要求,可以顶格申购。
去年年底到一月份,股市行情不错。随着股市的普涨,可转债也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打新债的轻轻松松年化十几甚至更多。
可转债与正股的正相关性很高。当股市大跌的时候,可转债也一路向北,只是跌幅有限,而且基本不会退市。投射到新债身上就是“破发”,也就是一开市就跌破面值100。
所以这并不永远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经。行情不好的时候,对正股的判断尤为重要。基本面没问题的可以扛着等待机会,垃圾上市公司浪费时间不说,未来还有潜在的违约风险。
另一方面,行情越好,打新债的人越多,中签率越低。行情越差,打新债的人越少,中签率反倒越高,但真正敢交钱的人又有多少。所以这就是交易,很反人性。
六:对正股持有者进行配售。
不用参与打新,只要在登记日持有正股,就会分配到可转债,后续操作自主决定。
七:套利。
很多套利方式,但是空间有限,收益也一般,今天就不详细说了。
懒人方法
相信有不少朋友看下来会觉得有点麻烦,不想花费太多心思在上面。那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有!买可转债基金就行了,让基金经理帮忙挑选操作。
向大家推荐一个可转债基金:
这只基金历史业绩优异,基金经理风格比较稳健靠谱。唯一的缺点是主动管理型基金,费用较高。不过目前并没有追踪可转债指数的ETF ,所以这类基金也不失为懒人的好投资工具。
总结
其实,投资就是在能力圈内“称重”的过程。资金总会滑向你所了解的并且能承受相应风险的回报更高的一方。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日拱一卒”,拓宽自己的能力圈。
平时厌恶风险的,只愿意买银行理财的朋友不妨研究一下“可转债”模块,值回票价。
今天大概阐述了一下可转债的盈利逻辑,下次有机会再分享一些干货。如果能彻底搞懂可转债,我们就已经不比所谓的“基金经理”差多少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