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变理财?邮政银行,年轻人为何对你爱答不理?
哎,说真的,我身边的小伙伴们,提起邮政银行,那眼神就跟看见了隔壁家的大黄狗一样,充满了“你谁啊?”的嫌弃。
“存款变理财”这种操作,我承认,邮政银行的确是玩得溜。每年年底,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就像过年红包一样,疯狂地往你眼前塞,说是为了让你“钱生钱”。可问题是,这些理财产品,真的能让你赚到钱吗?
别跟我说你没遇到过!不信你问问你家里的老人家,他们肯定能跟你讲上一堆“邮政银行”的故事:什么“高收益”、“保本保息”、甚至还有“存款送大米”的“优惠”。老人家们嘛,就喜欢图个稳妥,反正钱放着也是放着,能有点收益,总比放在家里吃灰强。
但年轻人不一样啊!我们追求的是效率,是便捷,是各种花里胡哨的金融产品。我们可没时间跟你慢慢磨叽,什么“存款变理财”,“理财变保险”,我们只看最终收益!
所以,咱们就来扒一扒,邮政银行到底哪里惹了年轻人?
第一招:服务质量,你懂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邮政银行办业务,排队排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结果银行大妈说:“系统故障,你明天再来吧!”我当时就懵了,这系统故障,还每天都能故障?
而且,你们邮政银行的网点,真的是遍布全国,但服务质量却一言难尽。柜台人员态度冷冰冰,业务办理流程复杂,感觉像是走进了古代的衙门。
第二招:产品创新,你落伍了!
现在的年轻人,什么互联网理财、基金投资、数字货币,玩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邮政银行呢?还停留在“存款变理财”的传统思维模式里,推出的理财产品,要么是收益低得可怜,要么就是风险高得吓人。
更别说,邮政银行的手机APP,界面老旧,功能单一,完全没有吸引力。相比之下,其他银行的APP,各种智能推荐、线上交易,简直不要太方便!
第三招:营销策略,你OUT了!
邮政银行的营销策略,一言蔽之,就是“老土”。除了每年年底搞些“存款变理财”的活动,平时就没什么新意。
现在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就不是电视广告、报纸传单了,而是各种社交媒体、网络平台。邮政银行,你就不能学学人家互联网金融,玩点新花样吗?
第四招:社交口碑,你差评了!
我记得有一次,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吐槽,说自己在邮政银行被“套路”了,买了一款高收益理财产品,结果到期之后,收益率低得离谱。
还有人说,邮政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忽悠”老人家买的,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
这几年,邮政银行在年轻人中的口碑,一直都很差,这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了。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项目 | 邮政银行 | 商业银行 |
---|---|---|
产品创新 | 传统理财产品,缺乏吸引力 | 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需求 |
服务质量 | 网点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流程复杂 | 网点服务质量普遍较高,流程便捷 |
营销策略 | 老土,缺乏新意 | 多元化营销策略,注重线上推广 |
社交口碑 | 负面评价较多 | 口碑相对较好 |
从这张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邮政银行在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已经处于明显劣势。
所以,年轻人为什么对你爱答不理?
因为你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如果你想要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必须做出改变。
比如,开发一些更符合年轻人需求的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加大线上推广力度,提升品牌形象等等。
如果你依然固守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迟迟不肯改变,那么,年轻人对你爱答不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你说呢?你对邮政银行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