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富裕混合型基金,银华的当家产品?
银华基金比较好的产品有:银华信用季季红债券A,获得2019年度三年期债券型金牛基金;银华富裕主题混合,获得2019年度三年期混合型金牛基金;银华中小盘混合,获得2019年度七年期混合型金牛基金。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的人那么少?
第一、基金定投到底好不好?
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来说,都很友好,抛开那些随时都是满仓梭哈,而且很能把握时间节点的投资高手以外。
1、 基金定投能分散风险。
相比起其他参与市场投资的途径,投资基金本身就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最优选择,而定投是分批次买入,基于这个特点那么风险则更加分散。有些时候买在高点,有些时候买到中间,有些时候就买在低点了,这样平均累积之后,你赚的至少是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
2、 其次,基金定投不太需要择时择势,随时都可以开始,并且越早越好。
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一样,“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相比起一次性投资,基金定投并不太存在“何时上车的烦恼”。毕竟我们本不是职业投资者,不能天天盯着市场,而且没有一定的基础,天天盯着也没多大实际用处。
我们无法保证买在低谷,卖在高峰,而投资最怕选择困难症,所以定投的最大优势就是不用考虑择时择势,坚持定期买入,长期持有。时间越久平摊则成本越低,因而越早定投越好。
在牛市时,自然能赚取到不错的收益,在震荡时不用担心踏空,而在熊市时则摊低成本。等市场周期再进入上升行情时,最终完成一个漂亮的“微笑曲线”(当然,这里的择时和择势是从开始和持续期间的角度讨论的,并不意味着基金定投不需要止盈,这个我们会在后面简单谈论到)。
最后,我们时常会听到说“定投+时间=不错的收益”,可以说,基金定投就是做时间的朋友在投资这件事上最完美的证明。
第二、基金定投这么好,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的人这么少
1、 周期太长,得不到及时反馈
不管我们常常听到的“1万小时定律”,还是老师、长辈总告诫我们的“21天养成一个习惯”,我们都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即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做好一件事或者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基金定投的原理其实是依据牛市、熊市交替出现而设定的投资策略,通过等额投资的方式,在牛市中获取较少的份额,在熊市中获取较多的份额,从而摊低成本,最终在平均收益的目标。
而一般认为市场5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哪怕我们正好在市场即将进入新一轮上升行情的时候开始定投,想要在这个行情中兑现不错的收益,那么也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耐心等待和坚持,而更多情况则可能是至少需要2~3年,甚至更长。
试想,越来越没有耐心的我们,能坚持这么久吗?
2、没有良好的消费习惯,随时可能都缺钱
房贷、车贷等各种贷款已经让我们每月的可支配收入折了又折,而基金定投则还要实打实的从这里面再划一部分出来,这的确是一件很为难的事。定投给我们带来的效用反馈并不是是及时的,而生活那么累,消费的快感又那么棒。可能一款心爱的包包,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双限量版的鞋子,就会将你的定投计划所打断。
说直白一点,你不克制消费,对积累财富没有认知,那么你可能随时都缺钱,那何谈定投这种理财?
其实,面对这样的问题,除了自己坚持和克制,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正所谓“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我们必须从认知上了解坚持基金定投会给我们自己、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改善,并且对未来有个整体的财务规划甚至是人生规划,才会真正“爱上”定投这件事,进而才能长时间地坚持下去。
当然,如果无法从思想层面去改变,也可以从行动上来约束,即先定投,后消费。将定投的扣款日设置为发工资的当天,先储蓄再消费,一来不用担心钱花光了而没有继续做定投了;二来这样会更加珍惜自己消耗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工作挣来的钱,而不是轻易就去消费了。
3、少有人对自己的定投的基金有正确的收益预期。
我们常常听到“不是看见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坐起来难。但其实,我们回顾过往数据,是能提前看到基金定投的希望的。
我们以定投市场公认较好的指数型基金(易方达上证50指数A)和主动型股票基金(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分别为例。
如果我们在2017年开始,每月15号定投1000元,直至2020年12月31日,指数型基金收益表现如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哪怕A股常年被人吐槽在3000左右徘徊,哪怕市场涨跌反复,哪怕经历了2018年市场大幅度的回撤,这4年来,我们不仅储蓄了48000元的本金,还赚取了35809.51元的收益,收益率高达74.60%,总资产达83809.51元。
而且这并不需要我们拥有多少对市场的认知,也不需要我们力挽狂澜的操盘。除此之外,如果采取智能定投的方式(现在很多基金交易平台都有智能定投的功能,关于什么是智能定投会在下文中介绍到),收益率甚至可达96.6%,我数学不太好,就勉强认为是几近翻倍了,没毛病吧。
我们再来看看主动型股票基金的表现情况。
同样的,这4年来,我们储蓄了48000元的本金,还赚取了72583.44元的收益,收益率高达151.22%,这次是实打实的本金翻了2.5倍啊!同时,如果采取智能定投的方式,收益率甚至可达213.67%,本金妥妥的翻3倍多!难道它不令人期待,它不香吗?(主动型股票基金需要对于如何进行筛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后面也会有所介绍。)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基金定投的“希望”,其实我们是可以回顾历史数据进而展望未来的。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测算具体指标,进而“预测未来”。
4、关于正确认识合理的收益预期
●首先,短期内想要太高的收益不行。
倒不是说基金定投无法实现高收益高回报,上面的例子就是很好的参考,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必须坚持一定的投资周期才能达到。它就像是龟兔赛跑的乌龟一样,每天来看收益是缓慢的,也不排除在这一定的周期内会出现收益回撤甚至本金亏损的情况。
但从长期来看,它的收益增长呈持续的并且稳步上升的趋势。如果你对高收益的预期是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就要达到,那的确是很难实现的,因而也就难以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太低的、短期就能达到收益预期也不行。
因为市场处于主升浪阶段,即所谓的牛市时,很可能在较短的时间,比如3个月,甚至短至1个月就能达到我们设立的、较低的收益目标。就算是处于熊市或者震荡行情中,如果我们精心选择的基金表现良好,超出预期,也极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我们预期的收益。
面对这种情况,在获得了预期的收益后,我们往往倾向于清仓基金,将收益落袋为安,这就造成了两个成本。一个是交易成本,即频繁的买卖基金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手续费;另一个则是机会成本,即所谓的“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微笑曲线或许才划了3/4不到就退场了,未能完整享受基金定投后续所带来的超预期收益。
而如何设置合理的定投收益目标呢?这就是我想谈到的基金定投很少有人坚持的第三个原因,即很少有人执行了合适的定投方式。
毕竟,空有“目的地”,没有具体到达远方的恰当途径,我想也是很难坚持走下去的。而一个合适的定投方式包含止损和止盈两个方面,我也将从这两方面来具体详谈。
第三、关于止损
基金定投则要坚持“止盈不止损的原则”。为什么?原因之前也谈到过,即定投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市场下跌时购买的低成本基金份额,如果在此时停止定投甚至清仓,就可能会错失逢低摊低投资成本的机会。
就像我们之前举的例子一样,如果我们在2018年市场大幅度回撤的时候选择止损,那么大概率与之相伴的就是收益大幅度回撤,甚至实打实的亏损,与此同时也少了“捡便宜筹码”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仍想最终达成本金翻倍甚至3倍的目标,这必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定投并不需要止损,相反应该越跌越买,正所谓“机会是跌出来的”。这也就是之前所谈到的“智能定投”的原理。现在很多定投平台都设置有智能定投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跌幅达到多少的时候,就增加一定的定投量(即我们刚才谈论的“越跌越买”);而同时,涨幅达到多少的时候,就减少一点的,就减少一定的定投量(即我们接下来谈到的止盈)。
4、关于止盈,基金为什么要止盈,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避免“曾经拥有”。
止盈掌握不好甚至不设置止盈指标,就像很多人采取的“需要钱时再赎回”的策略,那么过去再多的收益、达到过的再高的收益率都可能只是“赚了个寂寞”,到头来“全都是泡沫”。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在2012年5月29日开始,采用定期定额的普通定投方式,每月1号固定投资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1000元,直到定投到2015年5月29日,也就是最近一次牛市的最高点5178点那天。我们总共定投了本金36000元,到期本金收益共计67991元,总收益31991.33元,定投收益率88.86%。
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设置止盈,接着继续坚持定投,到2015年9月30日,这个时候A股已经暴跌了4个月,那么此时你的总收益就只有25.51%了。中间仅仅隔了4个月,就把你辛辛苦苦定投三年的大部分收益给带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徒留下一阵阵伤感,往事浮沉,如过眼云烟”。
或许你会问,不是说越跌越买吗?看来你有好好地认真听讲,先送你一朵小红花!
没错,就算没设置止盈,从长期来看坚持到现在(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的收益情况依旧十分优秀。但我们对比起峰值时,仍旧有所缩水,与此同时也付出了近5年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基金定投的止盈讨论的就是在盈利的前提下怎么把握卖点的问题。正所谓“知进退,明得失”,先人的智慧告诉我们,做人要善于观察和取舍,心中应有“进退之尺”。把这句话放在基金定投上也十分恰当——知道何时开始买入,何时止盈卖出。
在投资界有句老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怎么买决定了你的安全边际的高度,何时卖则决定了收益率的高度。
混合型基金如何挑选?
对于混合型基金如何挑选,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总体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基金持仓
买基金重板块,这一点很重要!混合基金虽然不是板块基金,基金经理的持仓侧重点也不一样,有单一的,有多板块的,这也就导致该混合型基金是激进型还是稳定型!对于不同的持仓我举几个例子,大概就能明白了:
1、近五年混合型收益第一的银华富裕主题的持仓就很鲜明,一直是持有白酒+医药的双保险赛道,也就是所谓的抱团股赛道,这也就成就了这只基金的成功!
2、近三年混合型收益第一的是前海开源稀缺资源混合,它的持仓是白酒+医药+新能源的三长跑通道,我们一直强调喝酒吃药晒太阳是主线,而基金经理布置这样的主线基金正是这只基金成功的原因之一!
3、今年来混合型基金收益第一名广发多因子的持仓就更平衡稳定了,为什么今年的第一会是这只基,主要是基于春节后抱团股的一波回调,白酒、医药、新能源三大赛道都回调30%左右,反而是一些不抱团的混合基金表现不错,该基金持仓主要是有色+煤炭,再配置一些各行各业,整体持仓平衡稳定,这也是这只基金今年表现比较好的原因所在!
看了这三只持仓,我想你大概有些自己的想法了!我觉得混合基的持仓选择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激进型,选择持仓抱团股;一种是稳定型,选择持仓多行业的会比较好!对于持有单一的军工,科技,银行的混合基,可以做波段,长期的话会很难受!诺安就是前车之鉴!
二、基金累计收益曲线
这是衡量一只基金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很多人会忽视这个指标,其实这个指标能更直观的给你看出该基金的风险,也可以让你大致预测基金的走势!
我们该如何通过基金累计收益曲线选择基金呢?我认为主要看两点,好的混合基要么就是震荡往上走,要么就是平稳往上走!这也正对应了激进型与稳定型两种优秀混合基的走势!下面图示就可以很好的看出优秀的混合基走势!
三、基金各阶段收益
基金各阶段收益情况可以判断这只基金是适合长期持有还是适合做波段!这个可能对于板块基金更重要,但是对于混合基金什么时候买入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买基金永远是想买在低点,各阶段收益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它可以直观的反应近期以及长期的收益率!对于好赛道,总有回调的时候,对于好基金这个时候买入就很可能是近期的低点!所以阶段收益不仅能直观的反映该基金是否优秀,也间接的给了我们布局好基金的时机的机会!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最近一周银华富裕主题表现不佳,我们也就可以观察下准备布局进入时机!毕竟这只基金长期持有是非常不错的!
四、历史净值
历史净值是我们选择基金比较喜欢观察的一个指标,历史净值最能直观反映的是基金经理应该风险的能力,经常性跌幅超过3%的基金首先就需要排除出优秀基金选项,以及经常性的五连跌以上基金都可以看出来基金经理的不作为,虽然说大盘也会五连跌,但是基金经理在连跌的时候处理风险的能力还是能从历史净值中看出来的!
五、最大回撤
这是选择稳定型基金的重要指标,其实稳定型基金是最适合长期投资的基金,因为相对于激进型基金风险要更低,首先就是它的最大回撤是比较低的!像广发多因子近一年最大回撤才9.4%,广发价值领先最大回撤是7.43%,兴全合润最大回撤是12.51%!所以选择稳定型混合基金的朋友需要注意一个最大回撤的指标!
六、基金经理以及基金成立时间
有些基民选择基金就是选择基金经理,我从不认为这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混合基金,基金经理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混合基金是长期投资,一个新的基金经理能否驾驭的住越来越庞大的资金,真的是一个问号?所以选择混合基金时,需要注意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以及接手这只基金的时间!
基金成立时间其实是一个重要指标,长期的业绩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所以新基金真的不建议去买,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该基金的布局,完全是凭借对基金经理的信任,但是基金经理精力也是有限的,管理多只基金对于他们来说,就会造成很多基金的持仓差异不大,然后慢慢的经手后,换一个年轻的基金经理。所有基金公司都是大同小异的操作,虽然新的基金经理水平不一定差,但是对于冲着基金经理而买的基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变相的欺骗!所以基金成立时间也是一个买基金比较重要的指标!
以上是我对混合型基金选择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基金的选择很重要,选择了一个对的基金,盈利是非常可观的,选择一个错的基金,可能盈利会需要的时间会很多,所以选择基金还是比较重要的!
我是智慧的小胖有话说,以上仅是我的个人一些观点看法,有不当之处望谅解!不喜勿喷!
嘉实增长仅仅和银华富裕主题分别属于哪一类基金?
前者是混合型,后者是股票型,都不属于指数或货币基金
来看看有多少人买基金理财?
买基金已经四年多了,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拿自己攒下一点零花钱进入基金市场,开启我的理财之路。
几年下来,收益还算可以,我自己比较满意。目前手中持有的17只基金中,只有一个是亏损的,其余的或多或少都赚了一些钱。
持有了三年多的交银定期支付和兴全合润赚得最多,收益都超过了90%,上个月高点时已经止盈掉一大半,等到合适的机会再买回来。对于这两只基金我非常看好,绝对是混合型基金中的佼佼者,长期投资业绩斐然,风险也比较低,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我还热衷于投资指数型基金,央视50、创业板、沪深300、中证500等各种指数基金都买入过,除了沪深300以外,其他的指数基金收益都很不错。持续不断地定投,是最适合指数基金的,A股市场一向都是牛短熊长,定投可以确保在底部吸纳足够的筹码。等到行情一来,便能收获巨大的利润。
因为我投资基金更多的是倾向于定投,所以影响了长期的收益率,四年来的总收益不到60%。当初在学校的那两年手里的钱太少了,无奈地错过最佳的底部投资机会。19年工作以后,才算是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每月都有一部分闲散资金进行基金投资。
去年,是我这几年中收获最大的一年。收益率高达30%,成功赚到了一年的房租钱,手头一下子就宽裕了许多。
而今年年后的那次大跌吃了个我没避过去,吃了个大亏,严重影响了今年全年的收益,导致我从年初到现在,收益率才刚刚突破7%,超过80%的基民朋友。
在我看来,投资基金要比把钱存在银行存款中划算得多,稍稍有点投资水平的朋友,长期投资基金的收益肯定要远远超出银行存款,一年就比得上银行存款五年的收益。所以,我除了留够一年的生活花销外,攒下的钱大部分都投入到基金市场中,争取早日赚到人生中第一个100万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