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来跟大家伙儿聊聊这阵子我捣鼓的场外市场。之前我一直都是在交易所里头玩,什么股票,基金,都得在那里面买卖。后来听朋友说起这个场外市场,说这里头机会多,我就动心,想试试水。
我就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找资料。这玩意儿毕竟跟交易所不一样,没那么多规矩,但也正因为这样,信息也乱得很。我看到有人说场外市场就是“店头市场”或者“柜台市场”,也有人把它叫做OTC市场,我就搞不清楚,这几个名字是不是一样的东西。我继续查到资料说,场外市场有“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第四市场”,我就纳闷儿,这么多市场,他们又是啥关系?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原来场外交易市场就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外开展证券买卖的市场,它包含上面说的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然后我又查到,场外市场是一个没有固定、集中的交易场所,而是由许多各自独立经营的证券经营机构分别进行交易,这就跟交易所很不一样。后来我算是摸到点门道,国内主要的新三板和银行间市场就算是场外市场,然后我又去查新三板,它全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这玩意儿到底怎么玩?我发现,场外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你想买多少,卖多少,卖什么价格,都可以自己跟交易的另一方商量着来。不像在交易所里头,都得按照人家的规矩来。这种灵活性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信息不透明。你不知道别人都是什么价买的,什么价卖的,所以这里头的风险也挺大的。而且在场外交易市场挂牌,标准相对比较低,通常不对企业规模和盈利情况等进行要求,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低,监管也比较宽松,这些都导致场外交易的风险相对较高。
我就开始实战。我先是找几个在场外市场交易的平台,注册账号,然后就开始看那些挂牌的公司。这些公司,有的是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有的是已经在行业里小有名气的公司,还有的是从交易所里退下来的公司,五花八门的啥都有。我选几家看着还不错的公司,开始跟他们的股东联系,询价,讨价还价。这个过程,真是挺磨人的,有时候一天都谈不下来一笔交易。但是这里面交易时间长,交易品种也多,还是有蛮多操作空间的。
我还真让我做成几笔交易。虽然赚得不多,但也算是小有收获。通过这回实践,我算是对场外市场有点感性的认识。这玩意儿,确实跟交易所很不一样,这里头有机会,但也有风险。如果你想来试试水,那我建议你还是要做好功课,别盲目地就冲进去。毕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嘛
- 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解清楚市场的规则和风险。
- 不要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
- 控制好仓位,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影响自己的判断。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我的这点小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后有机会,我再跟大家聊聊其他的投资心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