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立光这家公司,我关注它有段时间,也算是我自己的一段实践经历。
开始琢磨
最开始注意到它,是因为老听人说手机镜头这块儿,大立光是里面的大佬。你想,现在谁不用手机拍照?那镜头不就是核心部件嘛我就寻思,这公司肯定有点东西。
那时候正好手头有点闲钱,不多,就想着是不是能找个稳当点的公司,稍微投一点,看看能不能跟着喝点汤。不是说要发大财,就是觉得不能把钱光放银行里。
动手研究
然后我就开始自己瞎琢磨。没啥专业知识,就是土办法。
- 看新闻:每天没事就翻翻财经新闻,看看有没有提到大立光的。有时候看到说他们接苹果大单,或者出什么新技术,心里就觉得这家公司挺牛的。
- 看财报(大概看):那密密麻麻的数字我也看不太懂。就大概看看营收、利润是增是减。记得有一次看到新闻说他们增长特别猛,好像是环比增长百分之七十多,当时就觉得哇塞,这么厉害。但过段时间,又看到说好像哪个大行把他们的目标价调低,说啥九月份收入下滑,搞得我心里也七上八下的。
- 看同行:也会顺便看看他们对手的情况,比如舜宇光学什么的。看看大家都在说有时候这边说那边也跟着涨,有时候又不一样。就感觉这水挺深的。
- 感受市场:就是凭感觉。手机市场好,他们应该就但现在手机市场竞争也激烈,新功能、新技术(像AI拍照啥的)层出不穷,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一直跟上。
我的实践过程
我这实践,主要就是持续观察和记录。搞个小本子,看到相关新闻就记一笔,好的坏的都记。比如:
- 某月某日,新闻说大立光营收大涨,因为新手机发布。(记:利)
- 某月某日,看到报告说他们毛利率回升到50%以上。(记:赚钱能力好像又行)
- 某月某日,又看到新闻说摩根士丹利调低评级和目标价。(记:风险?)
- 某月某日,听说AI发展能带动高端镜头需求,利好大立光。(记:长期看)
就这么断断续续搞小半年。每天花个十来分钟看看,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有时候觉得信心满满,有时候又觉得风险太大,心里那个纠结。
结果
折腾这么久,我还是怂。没敢真金白银大规模投进去,就是象征性地买那么一点点,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啥?
主要还是觉得这玩意儿波动太大,咱这小心脏有点受不。而且感觉里面门道太多,什么供应链管理、技术创新、客户关系,我一个外行根本看不明白。看新闻也是一会儿好一会儿坏,把握不住。
虽然没靠这个发财,但这个过程也算是个实践。让我对一个行业、一家公司有更具体的解,也更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至少以后跟人吹牛,咱也能说出点道道来,不只是两眼一抹黑。
现在我还是会偶尔看看大立光的新闻,就当是保持关注。这实践,也算是告一段落,学到点东西,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