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万家文化”这档子事儿,这可不是啥高深理论,纯粹是我自己瞎折腾的一段经历。
起因:瞅见个热闹
那会儿是啥时候来着?好像是几年前,具体日子记不清,反正当时股市还挺闹腾的。我,平时也就瞎看看,手里也没几个钱,但就喜欢凑热闹。有一天,就瞅见“万家文化”这个名字,铺天盖地的,说是有大明星要入股,好像是叫赵薇,当时名气大得很。
一看有明星掺和,就觉得这事儿不简单,心里就痒痒。你说是不是得跟着大佬喝口汤?当时脑子就这么一转,开始琢磨这事儿。
过程:天天盯着看
接下来一段日子,我就跟上班打卡似的,天天都得去瞅瞅万家文化的消息。今天说协议签,明天说钱要到位,后天又说要买多少多少股份,搞得跟真的一样。
- 第一步:就是天天刷新闻,财经软件翻来覆去地看,就找“万家文化”这四个字。
- 第二步:看股价。那股价跟过山车似的,一会儿红一会儿绿,刺激得很。但我这人胆小,再加上手头紧,始终没敢真动手。
- 第三步:听风声。加几个股票群,里面也是吵翻天。有人说肯定涨停,有人说风险太大,都是坑。我这耳朵根子软,听啥信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
- 第四步:看公告。上市公司不是老发公告嘛我就硬着头皮去看,虽然好多词看不懂,但大概意思就是交易在进行中,或者有变动啥的。
那段时间,我记得特别清楚,我老婆还说我,天天盯着那破手机傻笑啥,是不是魔怔。我说你不懂,这叫“把握时代脉搏”。心里虚得很。
转折:风向不对
看着看着,感觉有点不对劲。先是说收购的股份少,从控股变成只买一点点。然后又传出什么高杠杆,自有资金不够,都是借的钱。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这事儿悬。你想,明星再有钱,也不能空手套白狼?这风险也太大。
果然,没过多久,就看到公告说,黄!交易终止!说是啥条件不成熟,双方友好协商解除协议。我当时就一个想法:幸亏没买!
结果:一地鸡毛
这万家文化就彻底凉。股价跌得稀里哗,听说好多追高进去的人都被套牢。再后来好像还因为这事儿被罚款,投资者还去告状索赔。连名字都改,叫什么“祥源文化”,想跟过去撇清关系。
这整个过程,我虽然没亏钱,但也算是全程围观。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资本市场的水太深,像我们这种小老百姓,别老想着一夜暴富,追什么明星概念股。人家大佬玩的是资本运作,我们跟着瞎掺和,可能就是当韭菜的命。
这事儿对我后来影响挺大的。就是那段时间,我刚好自己也琢磨着跟朋友合伙搞个小买卖,也是画个大饼,感觉前景无限看万家文化这出戏,我冷静不少,把那个不靠谱的合伙计划给停。现在想想,也是避免亏一大笔钱。所以说,有时候看看别人的热闹,也能给自己提个醒,少走点弯路。
这就是我跟“万家文化”这点儿微不足道的“实践”经历,没啥技术含量,就是一段瞎看、瞎想、啥也没干的过程。分享出来,给大家当个乐子听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