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事儿,也挺有意思的。自己瞎琢磨股票有些年头,亏也亏过,赚也赚过,但总感觉没个章法,心里不踏实。尤其是行情不好的时候,抓瞎一样,不知道该看听谁的。
后来也不知道是听谁念叨一句,说那个边风炜,在新浪博客上天天写东西,讲大盘,讲思路,还挺实在。我就好奇,那时候新浪博客还挺火,就摸索着找过去。
我的实践过程
第一步,就是找。 在新浪博客搜“边风炜”,还真有,点进去一看,嚯,每天都更新,挺勤快。版面也简单,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
第二步,开始看。 我这人也没啥长性,但那段时间确实有点迷茫,就想着,试试看呗。于是就定闹钟似的,每天开盘前刷一下,看看他今天大概怎么说,收盘后再看看他的就是看个热闹,图个心理安慰,好像有人给指路似的。
第三步,琢磨他的道道。 看大概一两周,慢慢有点感觉。他说话不绕弯子,不像有些专家,云里雾里的。他会说他觉得现在市场是个什么阶段,比如那会儿老听他说什么“慢牛”,让大家稳住,别瞎折腾。还经常提要“调整持仓结构”,意思大概就是别死抱着一种类型的票不放,看看哪些涨多,哪些可能还有机会,挪挪窝。
他还经常提到一些具体的方向,比如有时候说说银行,有时候说说地产啥的。不是直接喊“买!”,而是分析为啥这些板块可能动一动,逻辑是偶尔也夹杂点技术上的东西,什么均线,支撑压力位,但讲得比较白话,我这种半吊子也能听个大概。
第四步,尝试着结合自己的操作。 这步最关键。光看不练假把式嘛我就开始对照着他的分析,看看自己手里的票。比如,他说某个板块风险大,我就赶紧瞅瞅我有没有,仓位重不重,是不是该减点儿。他说哪个方向可能有机会,我就去翻翻相关的票,放到自选里观察几天,看看是不是那个意思。
举个例子,有段时间他说大盘可能要震荡,高位的票要注意风险,低位的、业绩还行的可以看看。我就把我那些追高买的票,稍微减点仓,然后找几个趴在底下、感觉基本面还行的票,小仓位试试水。这过程不是盲从,是把他说的当个参考,结合自己的判断。 毕竟钱是自己的,亏也是自己疼。
第五步,记录和反思。 我拿个小本本,简单记一下。今天边风炜说啥重点,我是怎么想的,对应做什么操作,或者没做操作的理由是过一段时间回头看看,哪些判断对,哪些错。他也不是神,不可能每次都准。 市场嘛谁也说不准。但这个记录的过程,帮我理清不少思路。
- 看他分析,学习别人看问题的角度。
- 对照自己操作,反思自己的买卖逻辑是不是太情绪化。
- 错就认,对也别骄傲,市场总在变。
就成习惯。 虽然不像一开始那么依赖,但还是会习惯性地去瞅瞅。不一定完全按照他说的做,但他的分析,尤其是对大势的判断和风险的提示,对我来说还是挺有价值的参考。至少能让我在冲动的时候,稍微冷静一下,多想一层。
跟着边风炜看盘这段经历,对我最大的帮助是建立一个相对比较稳的看盘框架,不再像以前那样没头苍蝇似的乱撞。算是在实践中,给自己找个可以参照的路标。炒股这东西,最终还得靠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方法才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