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次新股”的话题。不少哥们儿问我,说市场上新股看着挺热闹,能不能搞?我跟你说,这玩意儿,我自个儿是碰都不想碰,都是以前拿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教训。
我当初是怎么踩坑的
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儿,当时市场也还行,有点小牛的感觉。总能看到各种消息说哪个哪个新股上市,涨得多猛,翻多少倍。看着那K线图蹭蹭往上窜,谁心里能不痒痒?
刚好那会儿,有个朋友跟我提一嘴,说有个刚上市不久的票,概念特别新,搞什么高科技的,未来前景一片大他还给我看些所谓的“研报”,吹得天花乱坠。我那会儿也是嫩,加上市场气氛烘托,脑子一热,就觉得这是个机会,不能错过。
第一步:冲动入场
也没多想,开盘稍微回调点,我就直接杀进去。当时还挺得意,觉得自己抓住“龙头”。刚买进去那两天,确实还涨点,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自己眼光独到。
第二步:开始不对劲
好景不长,也就那么几天。突然有一天,这票就开始往下掉,而且掉得特别凶,一点道理都不讲。我想着可能是技术性回调,新股波动大点也正常。当时还安慰自己,好东西总要经过洗礼。
第三步:越陷越深
接下来几天,它就跟没刹车似的,一路向下。我又犯个大错,觉得跌多总该反弹,就又补点仓,想摊低成本。结果?它继续跌,我补一点,它跌一点,跟无底洞似的。那段时间,真是天天盯着盘面,心情跟过山车一样,饭都吃不香。
第四步:割肉离场
实在扛不住,眼瞅着账户里的钱哗哗地缩水,当初那些所谓的“美好前景”也变得像笑话一样。没办法,只能忍痛割肉。那一刀下去,真是肉疼,几个月的工资就这么没。那感觉,别提多难受。
事后我是怎么琢磨这事儿的
亏钱总得长记性,我就开始琢磨,这玩意儿到底坑在哪儿?后来慢慢琢磨明白,也结合自己吃亏的经历,总结这么几点:
- 波动太大,心脏受不: 新股刚上来,没啥历史价格参考,就像没缰绳的野马。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上蹿下跳。今天涨停,明天可能就奔着跌停去。咱这小心脏,真经不起这么折腾。
- 没啥历史数据看: 老股票,好歹有几年的K线图、财报能看看,大概知道它是个啥脾气。次新股?就那么点数据,啥也看不出来。公司到底行不行,业务稳不稳,两眼一抹黑,全靠猜,这不就是赌吗?
- 信息太少,不透明: 上市时间短,公司很多情况都还没完全暴露出来。你看那些招股说明书,写得都挺但实际咋样,谁知道?万一后面爆个雷出来,那股价就直接给你干趴下。
- 容易被炒作,当接盘侠: 新股刚上市,关注度高,很容易被一些资金盯上,拉高出货。咱们这些后知后觉进去的,往往就成那个站在山顶上吹风的人,给前面的人抬轿子,被套牢。我那次,感觉就是给别人接盘。
- 业绩不稳定: 很多新公司,刚上市可能为报表好看,业绩冲得猛。但后面能不能持续,是个大大的问号。一旦业绩变脸,那股价跌起来也是毫不含糊的。
所以你看,这几条,我基本上都亲身经历一遍。 从那以后,我对次新股就敬而远之。不管别人吹得多天花乱坠,不管它短线看着涨得多凶,我都不去碰。咱小散户,本钱来之不易,还是稳妥点宁可错过,不能做错。非要去玩火,很容易就把自己烧着。
这就是我的实践经历和记录,血的教训。不是说所有次新股都不但对咱普通人来说,这里面的坑太多,风险太大,不值得去冒那个险。踏踏实实找些自己解的、有稳定历史的公司去研究,可能慢点,但睡得踏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