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什么股票适合长期拿着”这事儿的经历。这几年瞎折腾短线,心累,也没捞着啥后来我就寻思,咱能不能找些票,买就放那儿,少看少动,让时间帮咱干活?
两眼一抹黑
刚开始想这事儿的时候,真不知道从哪下手。打开炒股软件,几千个名字,看得头都大。听消息,今天这个明天那个香,根本没个准。我就想,不行,得自个儿整个章法出来,不然还是瞎蒙。
我的琢磨过程
第一步:先不想着赚快钱,想活得久
我就琢磨,啥样的公司能一直活下去,还能活得挺我这人实在,就先不想那些花里胡哨的高科技,虽然知道像苹果、微软这些很牛,但我一开始更倾向于找那些咱们老百姓离不开的东西。
- 吃吃喝喝的:你想,人总得吃饭喝酒?我就去瞅瞅那些做白酒的、做酱油的、做牛奶的。感觉这些东西,经济好坏,大家总要消费点。看看像茅台、五粮液啥的,好像确实挺稳。
- 生病吃药的: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医药公司也是我重点看的。不管是老字号的中药,还是搞新药的,感觉需求一直都在那儿。
第二步:得看它是不是真挣钱
光行业好还不行,公司自己得争气。我就开始学着看点简单的东西:
- 每年挣多少:翻翻公司过去的财报,不用看太细,就瞅瞅它每年营收、利润是不是在慢慢变多。那种一年好一年坏,或者干脆不挣钱的,我就不太敢碰。
- 挣钱稳不稳:不是说一年爆发性增长就我更喜欢那种每年都能稳稳当当增长的,哪怕慢一点。感觉这样的公司经营得比较扎实。
- 会不会给股东分点:有的公司挣钱,还愿意每年给股东分点红利。我就特别留意银行股和一些公共事业股(比如水电煤气),它们分红好像都挺大方,感觉拿着心里踏实点,有点像收租子。
第三步:看看是不是大家都认
有些公司,牌子特别响,大家都知道,用着它的产品。这种公司一般有点“护城河”,别人不容易进来抢生意。比如一些大的互联网平台,或者技术上有垄断优势的公司,虽然我不一定一开始就敢买,但也会放到我的观察名单里。感觉这种公司抗风险能力强一些。
第四步:价格别太离谱
找到好公司,也不能闭着眼睛买。我就简单看看它的股价是不是已经被炒得太高。虽然我不太会算什么估值,但会跟它自己过去的价格比,跟同行业的其他公司比,大概有个感觉。太贵的,我宁愿等等。
我的实践记录
筛选:我就按照上面这些想法,开始在股票软件里一个一个地翻,结合平时看的新闻、解到的信息,初步拉个单子。这个过程挺慢的,得有耐心。
观察:拉出单子后,不是马上就买。我会把这些公司加到自选股里,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大盘涨的时候它跟不跟?大盘跌的时候它抗不抗跌?心里有个底。
试水:觉得差不多,就先少量买一点试试水。长期持有嘛也不急于一时半会儿就重仓。
持有与调整:买入后,就尽量管住手,不去天天看。但也不是完全不管,隔一段时间(比如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会重新看看公司的基本情况有没有大的变化。如果基本面变坏,或者发现更好的标的,也会考虑调整。
想说的
我找适合长期持有的股票,核心思路就是找那些“时间的朋友”,就是那些业务简单、持续赚钱、最好还有点分红、不容易被干掉的公司。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学习、观察、实践、反思。也没啥特别高深的理论,就是用最朴素的常识去判断。
股市有风险,谁也不能保证买就一定赚。我这套方法只是我个人的实践记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关键还是得找到一套自己能理解、能坚持的思路。
今天就先唠这么多,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