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SOHO中国,我还挺有感触的,毕竟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地方,他们盖的楼辨识度挺高,老远就能瞅见。
我最早对他们有印象,大概还是在北京那会儿。那时候刚上班没多久,经常路过国贸那边,就看到那个光华路SOHO,感觉挺特别的,跟周围方方正正的楼不太一样。后来又知道了那个朝外SOHO,听说是韩国人设计的,造型也挺有意思,不是那种死板的长方体。我就专门找了个周末过去溜达了一圈。
进去转了转,感觉里面挺热闹的。楼下好多小店,吃的喝的都有,楼上应该都是办公的。人来人往,感觉挺有活力的。那时候就觉得,,这种楼下商业,楼上办公的模式,好像还挺受欢迎。
后来不是又去了上海嘛发现SOHO中国在那边也搞了不少项目。什么SOHO复兴广场,还有那个中山广场。我去复兴广场那边看过一次,地段是真不错,就在市中心。楼盖得也挺现代,玻璃外墙闪闪发光。感觉他们选地方眼光是挺准的,都是冲着好地段去的。
再后来大概是共享经济那阵风刮起来的时候,他们又搞了个SOHO 3Q。我记得当时宣传挺多的,说是共享办公,按工位短租,手机上就能预订付款什么的。听着挺时髦。我当时还想,这不就是把他们自己盖的大办公室,隔成一小间一小间或者一个个位子租出去嘛不过确实方便了些小团队或者刚起步的人,不用一下子租一大片地方。算是赶了个潮流。
我整个体验下来,感觉SOHO中国的楼有几个特点:
- 设计感强: 不管你喜不喜欢,反正他们的楼都挺有设计感的,不是千篇一律。
- 地段优先: 基本都建在城市的核心区域,交通方便。
- 商办结合: 大多都是楼下商业配套,楼上是写字楼,这点做得比较成熟。
反正这就是我个人接触和观察到的一些情况。从北京看到上海,从他们早期的项目看到后来的SOHO 3Q,一路看过来,感觉他们在中国商业地产这块儿,还是留下了挺深的印记的。就是这么个过程,走走看看,听听想想,记录一下自己的这点观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