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没事儿就琢磨了一下这个叫瑞丰高材的公司,也不是专门研究,就是随便看看,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过程。
就是扫了眼,看到这家公司名字带个“高材”,感觉挺厉害的样子。就顺手查了下它是干啥的。,原来是搞PVC助剂的,就是塑料搞生产时候加进去的一些东西,还有啥工程塑料助剂。这玩意儿用得挺广,像盖房子用的管子、窗框,还有些电器、日用品什么的都可能用到PVC。
我就接着往下翻了翻资料。发现这家公司在山东沂源,地方不算特别大,但公司好像做得不小。说是国内客户就有小三千家,东西还卖到国外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什么欧美、东南亚都有。这就有点意思了,能卖这么远,说明产品应该还行。
再看它的技术实力,好像还挺注重研发。说是搞了不少国家专利,七十多个。还有什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听着挺唬人,感觉不是那种小作坊瞎掺和,是有点真东西在里面的。
捣鼓过程中的发现
看到这儿,感觉还行。但是,一看最近的业绩,我就有点嘀咕了。
- 收入看着涨: 比如看那个2024年中报,总收入是9.8亿,比去年同期涨了快17%。再往前看,前三个季度整体收入也是增长的,涨了11%多。这说明说明市场还是要他们的东西,卖得更多了。
- 利润掉得猛: 可问题来了,收入涨了,挣到手的钱反而少了。中报那个净利润,掉得厉害,差不多砍半了,降了47%多。前三季度整体看,利润也是降了四十多个点。这就怪了。
为啥会这样? 我就寻思着,这原因可能挺复杂的。
可能是原材料价格波动太大了。搞塑料化工这块儿,成本跟油价什么的关联挺大,指不定上游一涨价,他们这边利润就被吃掉一大块。
也可能是行业里卷得太厉害了。做这行的估计不少,大家抢市场,可能就得降价或者投入更多费用,利润自然就薄了。
还有就是,虽然疫情过去了,但可能有些后续影响还在,比如供应链、市场需求恢复节奏什么的,都可能搅和一下。
说白了,就是虽然摊子铺得更大了,卖得也多了,但每卖一份东西,赚头不如以前了。
琢磨未来的可能性
那这公司就没戏了吗? 我觉得也不能这么说。
基本盘还在: 毕竟收入在涨,说明市场份额可能还在扩大,下游需求也还行。只要市场需求稳住,他们技术底子在那儿,等原材料价格或者市场环境好转点,利润还是有希望回来的。
新方向探索: 我还注意到他们不光做老本行,也在搞新东西。比如那个生物可降解材料,现在环保抓得严,这块儿以后可能是个大趋势。要是他们能在这上面搞出名堂,那增长空间就打开了。
跨界搞电池?: 更有意思的是,看到有消息说他们在高分子合成这块有积累,还给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这些电池大厂送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样品。这要是真能成,可就厉害了,直接跨到新能源电池这个热门赛道里去了。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得看测试结果和后续进展。
随便唠叨几句
我琢磨下来,瑞丰高材这家公司现在就是个挺矛盾的状态。一方面,老业务有基础,客户多,技术也还行,还在努力拓展新业务,看着有潜力。另一方面,眼前的利润下滑确实是个大问题,得看他们怎么解决成本压力,还有新业务能不能真的带来回报。
就是这么个情况。继续观察,看看后面咋发展。这就算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一个记录过程,不一定对,就是分享一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