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天,聊到股市,说起上证指数,我就挺好奇的,这指数里头到底都包含了哪些股票?平时光听新闻说指数涨跌,具体是哪些公司在里面起作用,我还真没仔细研究过。我就想着自己动手查查看呗。
打开电脑,我就直接在网上搜了一下“上证指数成分股”。
结果一搜,发现这事儿好像没那么简单。网上说法挺多的,有的说是上证50的成分股,有的说是上证180的,还有直接说上证指数本身的。给我整得有点懵,到底哪个才是?
后来我琢磨了一下,又多看了几篇文章和一些财经网站的介绍,慢慢有点明白了。我们通常说的“上证指数成分股”,可能更多时候指的是那些在指数里头权重比较大、代表性比较强的股票。因为上证指数本身包含的股票数量挺多的,上千家,全列出来也不现实。所以大家常提的,往往是那些最有影响力的,比如上证50指数或者上证180指数里的那些股票。
这些指数就像是从整个上海证券交易所里挑出来的一批“尖子生”,用来反映市场大盘的整体情况。它们的成分股自然就是市场上的大块头、蓝筹股了。
我查到的一些常见的“尖子生”
那么具体有哪些?我把我查到的一些比较眼熟的、经常听到的给大家列一下,不一定全,就是我实践过程中看到的比较多的:
- 贵州茅台 (600519):这个不用多说,白酒龙头,经常在新闻里看到。
- 中国平安 (601318):搞保险和金融的,也是个大家伙。
- 工商银行 (601398)、建设银行 (601939)、招商银行 (600036):这几个都是银行股里的代表,体量都很大。
- 中国石油 (601857)、中国石化 (600028):能源行业的巨头。
- 福耀玻璃 (600660):做汽车玻璃很有名,属于制造业。
- 大秦铁路 (601006):搞煤炭运输的,交通运输板块的。
看了一圈下来,感觉这些成分股确实覆盖了好多行业,像什么金融、消费品、能源、制造业、交通运输等等。基本上都是各个行业里比较有头有脸的公司。
而且我还了解到,这个成分股名单不是一成不变的。交易所会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把一些不符合条件的股票调出去,再把一些新起来的、符合条件的股票加进来,这样才能保证指数能一直比较准确地反映市场的整体状况。
这回自己动手查上证指数成分股的过程,虽然一开始有点绕,但弄明白了也就那么回事。平常我们说的“上证指数成分股”,很多时候是指那些像上证50、上证180里的代表性股票,都是些大家伙,各个行业的领头羊。了解了这些,再看新闻里说指数怎么样怎么样,心里大概就有个数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