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这个钢铁走势,这玩意儿跟天气预报似的,没个准儿,但咱又不能两眼一抹黑瞎搞,总得自己动手捣鼓捣鼓,找点感觉。
我就是两眼一抹黑,看着那价格上上下下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后来寻思,不能这么着,得自己找点门道。我就先从最笨的法子开始。
第一步:看大环境怎么样
这玩意儿肯定不是孤立的。我就先瞅瞅最近国家大政策咋说,经济大盘子怎么样。比如,基建搞得多不多?房地产热不热?汽车卖得好不这些都是用钢大户,它们要是红火,钢材肯定有人要,价格自然就可能往上走。反过来,要是都蔫了,那钢价估计也悬。
第二步:扒拉供需这点事
光看大环境还不够,得具体到钢铁自己身上。我就开始找数据,看最近钢厂生产了多少钢?仓库里囤了多少货?出口多还是进口多?
- 产量: 钢厂要是开足马力生产,那市面上的货就多,价格可能就受压。要是环保限产啥的,产量下来了,货少了,价格可能就硬气点。
- 库存: 这就是个蓄水池。要是仓库里的钢材堆成山,说明卖得不价格肯定抬头难。要是库存唰唰往下掉,那说明需求旺,价格就有支撑。
- 进出口: 咱国家钢材进出口量也不小,看看海关数据,了解下国际行情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这些数据,网上找找,行业报告里翻翻,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第三步:翻翻老黄历,看看 K 线图
历史不一定会重演,但看看过去价格咋走的,总能找到点规律。我就打开行情软件,把钢材期货或者现货的价格图拉出来看。
是往上爬坡,还是往下掉坑,或者就在一个区间里来回晃悠?看长一点的时间,比如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图, 大趋势就比较明显了。虽然不能保证明天就一定按这个趋势走,但心里大概有个谱,知道现在处在啥位置。
第四步:听听圈子里的人咋说
光自己闷头研究还不行,得多听听行业里的声音。看看那些大的钢铁企业、贸易商最近都在说有什么动作。有时候,一些行业会议或者大佬的发言,也能透露出一些信息。
这些话也得自己判断,不能别人说啥就是得结合前面自己分析的情况来看。
拢到一块儿琢磨
把前面这些信息,大环境、供需、历史价格、市场消息,都拢到一块儿,放在脑子里过一遍。没有哪个因素是绝对的,都是相互影响。 我就根据这些,给自己形成一个大概的判断:短期可能咋样?长期趋势是
说到底,这也就是个经验活儿,多看多想多实践,慢慢地感觉就来了。没啥特别高深的理论,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了解,去记录,去分析。这过程虽然麻烦,但心里踏实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