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那会儿,我对啥叫“大盘”也是一头雾水。身边老有人说“今天大盘不错”、“大盘又绿了”,我听着就跟天书似的,完全插不上话,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后来我就琢磨,这“大盘”到底是啥玩意儿?总不能老这么稀里糊涂的。我就开始留意了。看电视财经频道,主持人老指着屏幕上那条上下跳动的线,说什么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好像跟这个“大盘”有关系。
我的实践过程是这样的:
- 第一步:问人。 我先是找了个看起来懂点儿的朋友问,他就跟我简单说了说,大概意思就是代表整个股市好不但这还是有点虚,不够具体。
- 第二步:自己查。 光问不行,还得自己动手。我就上网搜了搜,看了不少解释。有的说得特复杂,各种专业词儿,看得我脑壳疼。我就专门找那些说得比较土、比较直白的文章看。
- 第三步:对比理解。 慢慢地,我把各种说法放在一起对比,总算捋出点头绪了。原来“大盘”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股票,更像是个“总成绩单”。
我是怎么理解“大盘”的
我理解的“大盘”,就是个反映整体情况的指标。打个比方,就像咱们上学时候,一个班那么多学生,每次考试总得有个平均分?这个“大盘”就有点像那个“平均分”。
它不是看某一个“学霸”或者“学渣”考了多少,而是把班里(股市里)一大堆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成绩(股票价格)综合起来算一算,看看整体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咱们国家最常说的“大盘”,一般就是指上证指数(代表上海股市的整体情况)和深证成指(代表深圳股市的整体情况)。你看这两个指数是红的往上涨,那通常就说“大盘涨了”,意思是今天大部分股票表现都还行,市场情绪比较反过来,指数是绿的往下跌,那就是“大盘跌了”,说明市场整体不太行,大家可能都有点慌。
搞懂了有啥用?
搞明白了“大盘”是啥之后,我感觉自己看财经新闻、听别人聊天,心里就有底多了。
- 能看懂大方向: 大盘涨跌,能让我对当前整个市场是冷是热有个大概判断。虽然它不能告诉我具体买哪个股票能赚钱,但至少能知道现在是“顺风”还是“逆风”。
- 有个参照物: 比如我自己要是买了点就可以跟大盘比比。要是大盘涨了,我的没涨甚至还跌了,那我就得反思下是不是选的有问题。要是大盘跌得稀里哗,我的虽然也跌但跌得少,那心里也能稍微安慰点。
- 跟人聊天不露怯: 最起码现在别人再说“大盘”的时候,我能听懂了,偶尔还能插上两句,不至于像以前一样傻站着。
总的来说,我就是通过多听、多问、自己查、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去琢磨,才慢慢搞清楚“大盘”这个概念的。现在每天看盘,第一眼肯定还是瞅瞅那个上证指数,红的绿的,心里大概就有个数了。虽然不专业,但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了解个大概,够用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