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琢磨期货和A股大盘关系这点事儿。这可不是在哪儿听来的大道理,纯粹是我自己瞎琢磨、看盘、甚至真金白银试出来的体会。
我是怎么开始琢磨这事的
最早,大概是刚入市那会儿,亏得鼻青脸肿的。就老听一些“老手”说,看大盘前得先瞅瞅股指期货,特别是早上开盘前那会儿,还有晚上美股啥的。说期货反应快,能提前看出点苗头。我当时就半信半疑,心想,真那么神?
我就开始留心了。那时候也没啥高级工具,就是土办法,开俩窗口,一个看期货指数(主要是沪深300股指期货,那时候叫IF),一个看上证指数。每天开盘前就盯着那期货数字跳,看它是红的还是绿的,跳得猛不猛。
实践中的观察记录
就这么看了一段时间,还真发现点意思:
- 开盘前的指引:确实,很多时候,早上9点15分期货开始撮合,到9点半A股开盘这段时间,期货的涨跌幅,对A股开盘价影响挺大的。要是期货那边绿油油一片,这边开盘大概率也好不到哪去。
- 盘中的联动:交易时间里,有时候会看到期货突然一波拉升或者跳水,紧接着大盘这边指数也跟着动。感觉就像有人在那边先动手了,这边的人看到了,也跟着操作。
- 情绪放大器:尤其是有啥突发消息的时候,期货市场反应特别快,波动也更大。这种剧烈波动,感觉就像把市场的恐慌或者贪婪情绪给放大了,然后传导到A股这边来,带着大盘一起上蹿下跳。
- 也不是完全同步:但也发现,不是每次都灵。有时候期货涨得挺A股这边就是蔫儿了唧的不跟;或者期货跌了,A股硬是能抗住。这种情况也不少见。
自己试着“利用”这个关系
光看不练假把式。我就试着结合期货信号做点短线判断。比如:
尝试一:看期指脸色决定开盘操作。如果早上看期指跌得厉害,我就告诉自己,今天开盘别急着买,甚至可以考虑把昨天盈利的先卖一点。反过来,如果期指涨势汹汹,就胆子大点,看看开盘有没有机会买点。
实践结果:这么干,有时候确实能躲过开盘的急跌,或者抓住一波小反弹。但也有时候,期货砸个坑又V上去了,A股这边反而低开高走,我这提前一卖或者没敢买,肠子都悔青了。或者期货高开,结果A股这边直接高开低走,追进去就被套。
尝试二:盘中盯期指波动搞T+0。看到期货突然拉升,就赶紧买点对应的ETF或者权重股,想做个日内差价。看到期货跳水,就赶紧卖。
实践结果:这个更难。期货跳得太快了,等我反应过来,在A股这边下单,价格可能已经变了。而且手续费也是成本。搞了几次,发现胜率不高,还累得够呛,盯盘盯得眼睛疼。
现在的看法和做法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现在对期货和大盘的关系,算是有了点自己的体会。
它确实是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期货市场因为有杠杆,参与者也相对专业些,对信息的反应速度、价格发现功能,确实比A股要快半拍。特别是对短线情绪和资金动向,有不小的指示意义。
但是,绝对不能把它当成唯一的拐杖。原因很简单:
- 影响A股的因素太多了:宏观政策、行业新闻、公司基本面、外围市场(不光是期货)、市场整体情绪、资金流向等等,期货只是其中一个。
- 两个市场参与者结构、交易机制不一样:期货那边可能量化、机构更多,玩法更复杂。A股这边散户多,情绪化更重。不能完全划等号。
- 相关性不是因果性:有时候是期货带动A股,有时候是A股自身逻辑强,反过来影响期货预期。谁因谁果,不一定的。
我现在看盘,还是会瞟一眼股指期货的走势,特别是IF、IH、IC这几个主力合约。它大涨大跌,我心里会多个警惕或者多个底。但最终做决策,还是要回到A股本身,看大盘的整体趋势、量能配合、板块轮动情况,还有最重要的,得结合我自己的交易系统和策略。
说白了,期货就是个辅助工具,帮你感知一下市场水温。想靠它精准预测A股,然后发大财?我实践下来觉得,这想法有点天真。踏踏实实分析大盘本身,可能更靠谱点。这就是我的一点实践记录,不一定对,给大家做个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