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琢磨王茹远那段儿的经历。也就是自己瞎折腾,记录一下。
最早注意到她,大概是她还在公募那会儿,宝盈基金,名气挺响的。当时市场也热闹,特别是成长股,TMT什么的,风头正劲。我就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操盘挺厉害,特别擅长搞科技股。那会儿我还挺好奇的,一个女基金经理,能把业绩做得那么猛,确实不简单。
我就开始扒拉她的资料。看了些报道,都说她怎么怎么牛,两年多时间把一个规模不大的基金带到几十个亿,净值也涨了一大截。当时挺佩服的,觉得这人眼光独到,抓住了风口。我还特意去找了她管的那只基金,翻了翻持仓,想学习一下她的思路。确实,TMT类的股票占了不少,但也搞了不少别的行业的龙头,不是死磕一个地方。
后来市场上传言就多了。有说她要走的,还有什么《王茹远这么说》的文章出来,挺深情的,当时感觉她可能不会挪窝。结果没多久,她就真的从公募出来了,自己搞了个私募,就是那个宏流投资。
这一下动静就更大了,“公奔私”嘛当时也算是个潮流。好多明星基金经理都这么干。她出来单干,顶着“私募一姐”的名头,关注度自然高。我也跟着关注,想看看她出来后会怎么玩儿。毕竟私募操作更灵活,限制也少。
这之后就有点难琢磨了。不像在公募,定期报告什么的还比较透明。私募这边,信息就少多了。看新闻,她也上过电视,比如央视财经什么的,谈谈市场看法,说说投资策略。听她讲,感觉思路还是挺清晰的,看好创业板的长期潜力,觉得转型期好东西都在那里面,但也承认短期波动大。
但具体到她自己公司宏流投资到底买了怎么配置,就没那么清楚了。有时候看些零散的消息,说她投资方向让人看不懂了,除了二级市场股票,还去研究FOF(就是投基金的基金)。这就让我有点迷糊了,感觉跟之前那个专注成长股、锐气十足的形象有点不一样了。
我自己那会儿也折腾过,尝试着跟着一些所谓的“私募大佬”的思路去选股,也包括琢磨王茹远可能的方向。比如她既然看好创业板,是不是该多看看那边的机会?但跟风这事儿,太难了。信息不对称,节奏也跟不上。市场变起来也快,大佬们的想法可能也在调整,咱们小散哪儿搞得清楚那么多。
我这番“实践”下来,最大的体会就是,别神化任何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