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捣鼓那个“中国艺术品交易所”的事儿。这玩意儿水挺深的,我也就是自己瞎折腾了一番,记录下过程,给大家伙儿提个醒,或者说,就是分享下我的经历。
起初的想法挺简单
是我家里翻出来几幅画,老辈儿留下来的,看着挺有些年头。放着也是放着,我就琢磨,能不能找个地方给它“流通”一下,看看值几个钱。听人说现在有啥艺术品交易所,听着挺正规,就动了心思。
摸索阶段,信息真不少
我就上网查,嚯!各种名字的“交易所”、“交易中心”、“在线平台”一大堆。有的挂着“官方”背景,有的看着像纯商业运作,还有些专门搞字画、搞线上的,比如深圳那个跟腾讯合作的,还有什么佳士得的在线拍卖,甚至还有说搞NFT数字艺术品的,看得我眼花缭乱。信息太多,反而不知道哪个靠谱了。
我的实践过程
第一步:先找个实体问问
我这人还是比较传统,觉得看得见摸得着的踏实点。我就打听,附近有没有类似的地方。还真找到一个挂着某某市艺术品交易中心牌子的地方。我就带着其中一幅画去了。
去了之后,感觉地方挺大,人不多。找了个工作人员问,人家态度还行,就是流程听着有点复杂。大概意思是:
- 先登记,填一堆表格。
- 然后是鉴定。这步是关键,得让他们的“专家”看。鉴定费还不便宜,而且人家说了,不管结果咋样,这钱都得掏。
- 鉴定完了,要是东西行,估个价,再谈怎么挂牌交易,或者有没有人直接想收。
- 交易成功了,还得抽佣金,比例也不低。
我一听,光鉴定费就得先掏一笔,心里就有点打鼓。关键是,东西到底行不行,价值多少,基本就是他们说了算。我那画,自己也吃不准,万一鉴定出来说不值钱,那鉴定费不就打水漂了?犹豫了半天,还是把画拿回来了,想着再看看。
第二步:试试线上平台
实体那块儿暂时放下了,我又琢磨起线上平台。想着线上可能方便点,成本低些?找了个看起来还算大的在线艺术品交易网站。注册倒是不难,传照片,写描述。但很快就发现,也绕不开鉴定这关。要么就是他们有合作的鉴定机构,得把东西寄过去或者预约线下看;要么就是平台自己搞一套认证体系。想让人家认可你的东西,就得按他们的规矩来。
我也在上面浏览了下别人的东西,价格标得五花八门,有的看着挺玄乎。感觉这水更深,隔着屏幕,真假难辨。而且挂上去能不能卖掉,完全没谱。看来看去,觉得心里更没底了。
一些观察和感受
折腾这一圈下来,我发现几个事儿:
第一,门槛不低。 不管是实体还是线上,想正儿八经地交易,鉴定、评估、各种费用,加起来是个不小的成本。对于普通人手里那些价值不太明确的东西,这门槛挺高的。
第二,定价挺玄。 艺术品这玩意儿,价格弹性太大了。交易所或者平台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但他们的估价和市场最终认不认,感觉还是两码事。不像股票明码标价。
第三,真假难辨。 这是最大的风险。虽然平台都说自己有专家、有保障,但新闻里也常看到纠纷。尤其线上,更是考验眼力。普通人很容易踩坑。
第四,变现不易。 很多人想着靠这玩意儿发财,但实际操作起来,想把手里的东西顺利变成钱,挺难的。除非是那种公认的大师作品,或者有明确传承记录的,否则大部分“藏品”可能就是有价无市,或者只能在小圈子里流转。
咋办了?
我那几幅画,还是老老实实挂墙上了。交易所这趟浑水,我算是稍微趟了趟边儿,感觉以我的情况,还是别掺和太深了。可能我接触的还不够全面,也许有运作得特别好的平台,但我这回的体验就是这样。
这“中国艺术品交易所”听着高大上,但真要自己去实践,里面的门道、流程、风险都得自己掂量清楚。别总想着一夜暴富,那多半是故事。对我来说,这回实践最大的收获就是,弄明白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以后再听到相关的消息,心里就有数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