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瞅着中国交建这只票,股票代码是601800,经常看到网上、群里有人在聊它的股价表现,特别是拿它现在的价格跟当初的发行价做比较。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想,它最开始上市的时候,到底是以多少钱一股发行的?这事儿不弄清楚,心里总觉得缺点
我就决定自己动手查一查。这个过程也不复杂,就是稍微花了点时间。我第一步是打开我平时用的那几个股票交易软件,翻了翻中国交建的详细资料页,看看有没有直接标注它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价格。有时候软件会提供这类信息,但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全,或者有时候给的数据不一定特别精确。
在软件里没找到特别明确的答案后,我就转到网上去搜了。我试了几个关键词组合,比如“中国交建 发行价”、“601800 上市价格”、“中交建 IPO价格”等等。搜索结果出来一大堆,各种财经网站的新闻报道、股论坛的讨论帖子都有。信息量挺大的,好的坏的、真的假的混在一起,需要自己花点心思去辨别和筛选。
为了追求更准确的信息,我还想着能不能找到最原始的文件,比如当时的招股说明书或者是上市公告书。这种官方文件里的信息肯定是最准的。不过找这种好多年前的老文件有点费劲,直接在网上找到原文链接不太容易。但是我发现,很多当时比较权威的财经新闻报道都明确提到了发行价格,而且引用的数字基本都一致。
经过这么一番查找和对比,基本上所有信息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数字:5.4元人民币一股。这个价格,应该就是2006年中国交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时确定的首次公开发行价格。我感觉很多关注这只股票比较久的老股民,或者深度研究过它的人,对这个5.4元的价格都记忆犹新,经常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点。
知道了这个5.4元的发行价,再回过头来看中国交建这些年的股价走势图,就感觉特别有意思了。我注意到,网上很多人讨论的焦点就是,它后来的股价不仅跌破过这个5.4元的发行价,甚至在某些时期还低于过后来增发股票的价格。这情况在股民群体里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和各种各样的解读。
比如,有些人会觉得,股价都跌破发行价了,是不是说明调整得差不多了,风险释放了,反而是个潜在的机会,可以考虑所谓的“价值投资”。我还看到有人提到,好像公司管理层当年也觉得5.4元的发行价定得不算高,对公司长期发展有信心,鼓励大家长线持有。
但反过来,也有很多人挺感慨的。他们会说,你看它从发行价一路跌下来,最低的时候股价确实很低迷,让不少在相对高位买入的投资者长期被套,心里肯定不好受。虽然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看起来还行,每年也有分红,但这个股价表现,确实让一些股东挺失望的。
我的实践记录总结
这回动手去查找中国交建发行价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挺普通的资料搜集实践。通过这个过程,我个人有几点体会:
- 找到了那个大家经常提到的关键数字5.4元,算是把最初的疑问给解决了,完成了自己定的小目标。
- 这个发行价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基准。不管是看好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还是对其股价表现感到担忧,大家在讨论的时候似乎都绕不开这个数字。
- 股票市场这东西,真的挺复杂的。简简单单一个发行价格,就能牵扯出这么多年的股价波动故事,也能引发出市场上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情绪。
反正,我这就是把自己查这个信息的实践过程,以及顺带的一些想法给记录下来。投资决策终究是自己的事儿,需要自己做更多的研究和判断,不能光听风就是雨。我这里也就是分享一下我的查找经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哈,大家看一看,了解一下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