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风声挺紧,特别是那个ST新规出来,我这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毕竟咱也是在市场里扑腾的小散户,手里头多少也捏着点票,新规一出,肯定得赶紧研究研究,看看对自己有啥影响,别回头踩坑里了都不知道。
一、听到风声,赶紧了解
一开始也是听朋友说的,还有看各种资讯推送,都说ST规矩要变了。第一反应有点懵,这玩意儿年年好像都有点小调整,但这回感觉动静不小。特别是看到有些说法,什么“亏损不是唯一标准了”、“不分红也要ST了”,我就觉得这事儿不简单,得自己去弄明白。
我就去找了些官方的公告看,虽然写得挺正式,但核心意思还是抓到了几个:
- 第一,光看利润不行了。以前,只要公司不连续亏损,净利润捣鼓成正的,好像就安全了。现在加了个条件,不光要看利润,还得看营业收入。好像是说,最近一年净利润是负的,并且营业收入低于1个亿,就可能要被ST。这条挺狠的,直接堵死了那些靠卖资产啥的保壳的路子。
- 第二,分红也挂钩了。这个也挺新鲜的,以前没太注意。说是连续几年盈利,但一毛不拔不分红的公司,也可能被ST。我当时就想,那有些铁公鸡公司,甚至有些银行股,是不是也危险了?虽然说银行被ST以前没见过,但新规就是新规,得重视。
- 第三,财务造假、内控有问题啥的,处罚更严了。这个倒是一直都严,但感觉这回力度更大了,监管是铁了心要清理那些不规矩的公司。
二、对照检查,心里有数
搞明白了大概规则,下一步肯定就是对照检查自己手里的票了。我把持仓翻出来,一个个过筛子:
先看那些已经是ST或者ST的。这些本来风险就大,新规一出,感觉退市的风险更大了。我仔细看了它们的年报、季报,重点关注那个“利润+营收”的标准。有几只确实悬,营收本来就小,利润也常年在亏损边缘挣扎,这种我就觉得不能再耗着了,得找机会处理掉,哪怕亏点也认了,总比退市血本无归强。
再看那些还没被ST,但业绩不太好的。特别是一些常年微利或者利润波动大的公司。我重点关注了它们的营收规模和分红情况。营收低于1亿这条线,我得记牢了。还有分红,虽然具体细则好像还在明确,但这个信号很明显,就是鼓励好公司多分红。手里有几个看着像“铁公鸡”的,我也得留个心眼,看看它们后续会不会调整分红政策。
看看那些 вроде бы 没啥问题的。也不能掉以轻心,新规是系统性的,会影响整个市场的生态。可能有些票短期没风险,但长期看,如果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跟不上,一样有隐患。
三、调整策略,适应变化
经过这么一通了解和检查,心里大概有谱了。接下来就是调整操作策略了:
风险意识得再提一级。以前可能还侥幸觉得有些ST股能重组、能翻身,现在看来,“炒小、炒差、炒壳”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了。以后买票,得更看重公司的基本面,看它的主营业务是不是扎实,盈利能力是不是稳定,公司治理是不是规范。
操作上更谨慎。对于那些有潜在ST风险的票,或者已经被ST的票,我是不打算再碰了,风险太大。手里的问题票,也得想办法逐步清理掉。不是说一刀切,也得结合市场情况和个股具体情况看,但总的原则就是远离绩差股和问题股。
然后,关注分红。以前对分红没那么在意,觉得股价涨了就行。现在看来,持续稳定的分红能力,也是公司质地的一个重要体现。以后选股,会把分红因素看得更重一些。
放平心态。市场规则变化是常事,目的是让市场更健康。短期内可能会有阵痛,比如ST板块整体下跌,会影响到一些投资者的情绪和收益。但长远看,把垃圾公司清出去,好公司才能得到更好的估值,这对咱们认真做投资的人来说,是好事。适应规则,跟着市场走,别总想着投机取巧,可能才是长久之计。
这回ST新规对我个人的实践操作影响还是挺大的。从一开始的紧张焦虑,到主动去了解规则,再到检查持仓、调整策略,整个过程也算是一次学习和反思。市场在变,咱也得跟着变,不然就容易被淘汰。分享出来,也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一起稳健投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