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包钢股份混改这事儿。这话题我琢磨挺久了,断断续续也一直在跟。不是说我有多专业,就是自己瞎琢磨,顺便记录一下过程。
最早注意到包钢股份,大概是好几年前了,那时候国企改革喊得震天响。我就想看看这老牌钢铁企业能玩出啥花样。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毕竟这种事儿,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多。
我是怎么开始留意的?
大概是2018年底那会儿,偶然看到个新闻,说包钢股份被选成第三批国企混改的试点企业之一了。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感觉这事儿可能要来真的了。你想,都进试点名单了,那肯定得有点动作不是?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去找些相关信息,翻些公告,看些报道。咱也不是专业人士,就是网上搜搜,看看财经新闻啥的。
我主要关注和记录了几个点:
- 引入“外援”:最早看到的消息就是说他们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这不难理解,混改嘛总得有“混”的对象。当时我就想,这肯定是想优化股权结构,说不定还能带来点新思路、新资源。
- 解决“包袱”:紧接着就看到消息说要搞“债转股”。这个我倒是印象深刻。当时就觉得,包钢股份摊子那么大,历史包袱肯定不轻。搞债转股,说白了就是想把一部分债务变成股份,这样账面上好看点,负债压力能小不少。这对以后轻装上阵,肯定有好处。
- 转型升级是重点:后来消息就慢慢聚焦到他们的业务上了。特别是那个尾矿库,说是“宝库”。我专门去查了查,嚯,里面东西还真不少,稀土、铌、钪什么的。看到说要把这些玩意儿弄出来,搞高端产品,还要把剩下的尾矿渣做成什么绝缘材料。当时我就琢磨,这是要从傻大黑粗的钢铁形象,往高科技、资源综合利用这方面转。特别是稀土这块,说是要奔着全球最大的稀土上市公司去,这目标可不小。
最新的进展是
对我这种外部观察者来说,“最新消息”往往不是突发的猛料,而是之前那些计划的持续推进和逐步落地。比如,战略投资者是不是真的引到位了?债转股具体操作得怎么样了?那个尾矿库的资源利用,技术上突破到哪一步了?产品是不是真的往高端走了?这些都是需要长期跟踪才能看明白的。
我这人就是这样,喜欢自己动手去搜集、去整理,然后琢磨一下。虽然不一定看得多深,但整个过程下来,自己心里能有个大概的谱。感觉就像拼图一样,一块一块信息拼起来,慢慢看清整个图像。
包钢股份这个混改,方向看着是挺清晰的,就是想通过引入外力、减轻负担、业务转型这几招,把公司盘活,特别是要把稀土这个资源优势发挥出来。至于效果咋样,能不能真像计划的那么走,那还得接着瞅,毕竟这中间的变数也多着。
好了,今天就先唠这么多。这就是我自己跟踪包钢股份混改这点事儿的大概过程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分享给大家,纯当交流了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