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这个600775,南京熊猫。说起这家伙,我这实践经历可真是够折腾的。
最早注意到它,大概是好几年前了。那时候不是到处都在吹什么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嘛听着就挺高大上的。我就寻思,这南京熊猫不是搞这个的嘛还是个老牌子,背后好像还有大集团撑腰,感觉应该挺稳当。
那时候手上正好有点闲钱,不多,就想着试试水。
我就开始捣鼓了:
- 先是看资料: 什么公司是干啥的,主营业务三大块,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电子制造服务啥的,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 再去看走势: K线图拉出来瞅瞅,有时候看着要往上冲,有时候又磨磨唧唧的。当时觉得,这波动看着还行,有机会。
- 然后就动手了: 找了个自认为还不错的点位,先进去了一部分仓位。心里想着,这国企背景,又是热门概念,怎么着也能喝口汤。
刚开始那段日子
刚买进去那会儿,还挺上心。天天盯着分时图看,涨了就开心,跌了就有点焦虑。有时候看到成交量突然放大,就赶紧去翻翻有没有啥消息,是不是有啥动静了。看到新闻说他们公司积极参与治理,为改革发展出力什么的,心里还觉得挺踏实。
但市场这东西,哪是你觉得稳当就稳当的。
后来经历了几次起起伏伏。记得有一次,看着它短期走势挺强,说是进入多头行情,上涨概率大,心里那个美滋滋,结果没几天又给打回原形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股市专治各种不服。
后来的折腾
再后来又看到消息说它资金流出比较厉害,股价跌,换手率还挺高。这时候心里就开始打鼓了,这到底是洗盘,还是真的不行了?
我也去看过他们的财报数据,有时候看到营收降了,净利润还是负的,虽然说是同比亏损收窄了点,但总归还是亏钱。这就让人心里没底了。你说你搞那么多高科技的玩意儿,怎么就不挣钱?
我这实践过程,说白了就是:
- 反复看盘: 从一开始的充满希望,到后来的有点麻木。
- 研究消息: 好的坏的都看,试图从中找到点方向,但往往发现消息和股价走势不是一回事。
- 调整心态: 被套的时候熬着,涨一点想跑又怕踏空,跌多了想补仓又怕继续跌。这心态上的折磨,比亏钱本身还难受。
- 最终决策: 在某个时间点,我实在是受不了这种反复拉扯了,加上也需要用钱,就找了个机会把它清掉了。不亏不赚,或者小亏一点,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折腾了半天,白忙活。
实践后的想法
现在回头看,这600775的实践经历,给我的教训就是,光看概念、光看背景是不够的。什么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听着再好听,最终还得落到公司的经营和盈利能力上。股价的短期波动,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整个过程,从一开始的兴趣研究,到中间的买入持有、心态波动,再到的卖出离场,也算是一次完整的实践了。虽然结果不咋地,但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也算是给自己上了一课。以后再碰类似的,心里就有数多了,不会轻易被那些花里胡哨的概念给忽悠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