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在看房子,聊起来香港那几家大的地产商,就顺带着自己也琢磨了一下。平时听得最多的名字里头,肯定有“恒基地产”这一个。以前也就是听个响,没太往心里去,这回算是正儿八经地去了解了一下。
我就先从网上扒拉了点资料看起。嚯,这家公司年头可不短了,七十年代(好像是1976年)就成立了,八十年代初(1981年)就在香港上市了。这资历摆在这儿,确实是老牌子了。一看他们盖过的楼,有几个在香港那是相当扎眼的地标,比如那个国际金融中心(IFC),就算没去过香港,这名字也听过,原来有他们的份儿。
了解过程中的一些发现:
- 香港是老巢: 很明显,他们在香港根基深厚,项目多,名气大。很多香港朋友一提买房,恒基是个绕不开的选项。
- 内地也掺和: 虽然感觉上他们在内地没那么高调,或者说没像某些开发商那样铺天盖地,但实际上,不少城市也有他们的项目。只是可能策略不太一样,没那么爱吆喝。
- 项目风格: 我看了几个他们近期的项目介绍,感觉设计上怎么说,比较稳妥,不太会搞特别出格、花里胡哨的东西。当然这只是我的初步印象,不同项目肯定不一样。比如那个叫啥“One Innovale Cabanna”的,看名字就知道是走年轻路线的。
- 实力和口碑: 老牌子嘛经验肯定是足的。盖了那么多楼,经历过好几个经济周期,还屹立不倒,说明底子厚。口碑这东西复杂,大公司项目多,有好评肯定也有吐槽,但因为牌子老,很多人还是认的。毕竟盖了那么多地标,也拿了不少奖,品牌影响力在那儿。
个人的一些想法
扒拉了一圈下来,感觉恒基地产就像个稳重的老大哥。家底厚,经验足,在香港地产界那是妥妥的头部玩家。在内地,虽然也做,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我在这儿,但我不多说”。
不过话说回来,再大的公司,具体到某个楼盘,那还得具体分析。地段、户型、用料、物业,这些都得自己去看去比较。牌子大是个加分项,但不能完全代替你自己的判断。我看有些报道也提到,像他们这种规模的公司,营收利润啥的也面临不小的压力,尤其这几年大环境摆在这儿。最终掏钱买房,还是得擦亮眼睛,不能光听名头。
这回了解恒基地产的过程,算是给自己扫了个盲。知道了这家公司的来龙去脉和大概的江湖地位。以后再听到这个名字,心里就有谱多了。算是一次小小的实践记录,把自己的这点观察分享一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