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这个山鹰纸业(600567),也算是我自己瞎琢磨、动手实践的一个记录。
起初是怎么关注到的
最开始注意到山鹰,挺偶然的。那段时间我就寻思着,找找看有没有啥 undervalued(就是感觉便宜)的票,翻来翻去,看到造纸这个板块。当时感觉整个板块好像都死气沉沉的,但山鹰这股价,在里头算是比较低的,甚至有点“趴窝”的意思。
我就想,这造纸,跟咱们生活也息息相关,快递盒子、各种包装,哪哪都得用。尤其那几年网购那么火,按理说生意应该不差?我就开始简单扒拉了一下它的信息。
动手“实践”与观察过程
看了些零碎的消息,有的说它之前业绩好像还行,甚至有过增长挺猛的时候,什么营收利润增加不少。也有的说,这股价被压得太狠了,不应该。再加上偶尔看到它成交量突然放大一下,好像要往上冲的样子,但冲一下又歇菜了。
就喜欢实践出真知。没多想,就决定先少量“买点儿试试水”,就当是交学费,近距离观察观察。
买进去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观察期。说真的,这过程挺磨人的。
- 有时候看看别的纸业股,人家涨得欢,它就纹丝不动,甚至还跌点儿,心里那个急。
- 有时候市场有点风吹草动,说啥政策利或者纸价要涨了,它稍微跟着动弹一下,但很快又没劲儿了。
- 也看到过分析说,资金在流入,成本大概在哪个价位附近,好像下面有支撑,但就是上不去。
我就纳闷了,这到底是为啥?是不是有什么我没看到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库存太多了?还是说整个大环境对它就是不友搞不太懂。
一些思考和现在的看法
后来我就琢磨,可能这玩意儿确实复杂。你看我平时收快递,那纸箱子是越来越多了,感觉这行业需求应该是在的。山鹰也算是行业里头叫得上号的,按说不至于这么差。但股价就是“不给力”。
可能影响因素太多了,什么宏观经济,原材料成本,环保政策,内部管理,都可能掺和在里头。不是咱们光看个股价、看点新闻就能完全搞明白的。
我自己的实践体会就是:
第一,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股价低不代表马上就会涨。有时候它能在低位趴很久很久。
第二,光看行业景气度,或者某个公司过去的业绩,也不能想当然就重仓杀进去。市场先生的脾气,谁也摸不准。
第三,这种实践,更多是让自己保持对市场的感觉,了解一个具体公司的运行状态,涨跌倒是了,主要是过程中的学习和思考。
我还留着最初“试水”的那点儿仓位,不多。就那么放着,偶尔看看。算是一个长期的观察样本。它后面能不能走出像样的行情,我也不知道,就继续看呗。反正自己动手经历过一遍,心里多少有点数,不至于再盲目跟风或者瞎猜了。
今天就先记录到这儿,算是个人的流水账,不构成啥建议,大家随便看看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