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看到长城影视的消息,什么退市,亏损,负债累累的,跟我记忆里那个曾经拍了不少电视剧,还号称“影视借壳第一股”的公司,感觉完全对不上号了。
我对他们家为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多少有点自己的体会。这事儿得从我几年前的一段经历说起。
我的折腾经历
那大概是四五年前,我还在一家给景区做配套服务的小公司上班。当时我们公司想拓展业务,瞄上了影视基地这块儿,觉得能给剧组或者游客提供点啥服务,比如道具租赁、餐饮配送、或者弄点纪念品啥的。
老板那时候挺看好长城影视搞的那几个影视城的,毕竟名气在那儿,又是上市公司,听着就挺唬人。就派我去摸摸情况,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实地跑了一趟我就真的跑了他们那个比较有名的诸暨影视城。去了之后,第一感觉是地方确实挺大,仿古建筑也弄了不少。
- 但是,感觉管理上有点跟不上。问个路,找个负责人啥的,工作人员有时候自己都说不太清楚,有点乱。
- 还有就是,看着挺热闹,但仔细一瞅,真正拍戏的剧组好像并不算多,反倒是穿着古装拍短视频的网红感觉不少。
- 当时就隐约觉得,这摊子铺得这么大,光靠零散的剧组和不算太火爆的旅游门票,维护成本肯定低不了,能不能持续赚钱,心里真得打个问号。
回来跟老板汇报了情况,也提了我的这些顾虑。老板当时还觉得我是杞人忧天,说人家上市公司家大业大,肯定有规划。结果?没过多久,就看到新闻里说长城影视开始疯狂并购,今天买个广告公司,明天买个旅行社,摊子越铺越大。
后来的事儿我们那小公司,自然也没跟他们合作成。原因也挺现实的,人家可能根本看不上我们这种小打小闹的。更戏剧性的是,我们自己那家小公司,没撑多久也黄了!老板经营不善,欠了一屁股债,连我们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那段时间我也挺狼狈的,到处找工作,焦头烂额。也是在那段时间,我才开始特别留意长城影视的新闻,看着它一步步从业绩下滑到巨额亏损,再到后来什么“1元退市”风险警告。
现在看到长城影视变成这个样子,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当年去考察时那种管理混乱、主业不扎实的感觉,可能早就给今天埋下了伏笔。步子迈得太大,摊子铺得太广,资金链一断,可不就麻烦了吗?
这经历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公司名气多大,是干啥的,最终还得看经营得怎么样,步子是不是踩稳了。不然,看着再风光,倒下也就是眨眼的事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