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是怎么琢磨雄安那些所谓的“龙头股”的。这事儿,挺费劲的,不像买大白菜那么简单,信息太多太杂,得自己动手扒拉。
我也是两眼一抹黑。 就听新闻里老说雄安新区怎么怎么未来潜力巨大,那股市里肯定得有反应。我就寻思,这里面哪些公司能真正跟着喝上汤,甚至是领头吃肉的?这就是最初的想法,挺朴素的。
我就打开我的炒股软件,还有一些财经网站,开始搜“雄安新区概念股”。嚯!家伙,那列表哗一下出来老长,上百个都有可能。当时我就有点懵,这咋看?这么多公司,都说自己跟雄安沾边,有的可能就是蹭个热度,有的可能确实有业务。
我是怎么找的?
第一步,就是瞎看,先把眼熟的挑出来。 比如那些名字里带“河北”、“京津冀”的,或者本身就是基建、环保、地产这些跟新区建设初期肯定相关的行业。这算是大海捞针的第一遍筛选,凭感觉和常识。
第二步,我就开始分类了。 我发现光看名字不行,得看这些公司具体是干啥的。我就自己琢磨着分了几个大类:
- 基建狂魔类: 修路、盖楼、管道、建材这些,比如金隅集团、冀东水泥啥的,感觉初期建设肯定少不了他们。
- 环保先锋类: 雄安不是要搞成绿色智慧新城嘛那搞污水处理、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的公司肯定有机会,比如碧水源、首创股份这种。
- 科技智能类: 智慧城市、数字政通这些概念,那相关的软件、通信、安防公司也得留意,像东华软件、数字政通这类。
- 本地户口类: 就是注册地或者重要业务就在雄安或者周边的公司,比如以前的华夏幸福(虽然现在情况复杂了),还有一些本地的小公司,感觉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 央企国企主力军: 很多大项目肯定是国家队牵头,那些大型央企的子公司或者相关上市公司,也得重点关注下,比如中国建筑、中国交建这些大家伙。
第三步,挨个深入挖挖。 分好类之后,我就开始一个个点进去看。主要看几个东西:公司公告里有没有明确提到参与了雄安的项目?签了什么合同?投资了多少钱?有没有设立分公司或者办事处?这些是实打实的证据。光说是概念没用,得有实际动作。
我还得结合K线图看看。当有雄安相关的重大利好消息出来的时候,哪些股票反应最猛烈,涨得最快,而且能持续一段时间,而不是一日游行情。这种股性比较活跃的,往往被市场认为是当时的“龙头”。比如我记得某段时间,基建的消息多,那相关的几只股票就轮流表现;后来环保政策受关注,环保股又动一动。
第四步,就是持续跟踪了。 这事儿不是一次就能搞定的。雄安的建设是个长期过程,不同阶段重点不一样,政策也在变。所谓的“龙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前段时间是搞基建的领涨,过段时间就轮到搞环保或者科技的了。所以得经常看看新闻,看看公司公告,看看市场反应,动态调整自己的关注列表。
找到真正的“龙头”并且能一直抓牢,太难了。 很多时候,等我们散户反应过来,人家股价已经飞上天了。而且市场情绪影响很大,有时候炒作的成分也多。
所以我现在的做法就是,通过上面那几步,圈定一个相关性比较强、有实际业务、公司基本面还不错的股票池。然后结合大盘走势和板块热点,再做决策。不会死盯着某一个所谓的“绝对龙头”不放。
就是从广泛搜索开始,到分类整理,再到深入挖掘基本面和市场表现,是持续跟踪。整个过程挺繁琐,需要耐心和细心,还得有点自己的判断力,不能人云亦云。这就是我琢磨雄安股票龙头股的一点实践记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