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头稍微闲了点,就想着看看股票市场,琢磨着找点机会。之前听人聊起过联创光电这家公司,说他们搞什么激光、超导,听着挺高科技的,就有点好奇。
我就在交易软件里搜了搜它(代码600363),看了看K线图,又扫了眼基本资料。光看这些冷冰冰的数据感觉不够,你知道,就想看看其他买了这票的人都在聊是看好还是看衰。很自然地,我就点进了它的那个“股”。
初探股,热闹非凡
刚进去,嚯,那叫一个热闹。各种帖子刷刷地往上冒。有分享新闻的,有贴自己分析图的,当然也少不了互相“问候”的。
我顺手就往下翻了翻,大概看了几页。感觉里面的人情绪波动挺大的。涨一点,就有人喊“起飞了”、“要创新高”;跌一点,马上就是各种抱怨、担忧,甚至有人骂骂咧咧的。
我记得那阵子正好赶上他们公司有什么“并表”不“并表”的事儿,股价波动挺厉害的。股里因为这个吵翻天了。有人觉得这是大利空,说公司不地道;也有人觉得是暂时的,不影响长期价值,说这是捡便宜的机会。两边说得都有鼻子有眼,看得我都有点晕。
深入观察,信息芜杂
后来几天,我就养成了习惯,有空就去那个股里逛逛,也不发言,就默默看着。我发现里面信息真的太杂了。
- 技术分析派:不少人喜欢画线,说支撑位、压力位,预测短期走势。看着挺专业,但准不准就天知道了。
- 基本面派:也有人讨论公司的技术,什么激光技术很牛,超导国内领先之类的。这些人相对理性点,着眼长远。
- 消息派:搬运各种新闻、公告,或者小道消息。这个得自己辨别真假,很多都是捕风捉影。
- 情绪宣泄派:这就纯粹是发泄情绪了,涨了吹牛,跌了骂街。
我特别注意到,很多人发言特别肯定,好像自己是内幕人士一样。 但你看他过往发言,可能前几天还在唱多,跌了立马就转向唱空了,变得也快。
我的实践感受
看了一段时间下来,我自己的感觉是,这股,当个情绪风向标看看还行。你能感觉到市场对这只票的关注度,以及散户们大概的情绪是激动还是低迷。
但要说靠股里的信息来做买卖决策,那风险太大了。里面的信息真假难辨,噪音太多,而且情绪化发言很容易影响自己的判断。比如看到很多人都在喊跌,可能本来没想卖的,心里也开始打鼓了。
我试着去伪存真,把那些明显是情绪化的、没根据的发言过滤掉,主要看看大家对公司公告、新闻的解读,还有一些对基本面比较深入的讨论。但这挺费劲的,效果也一般。
我还是觉得,投资这事儿,最终还得靠自己独立思考和分析。股可以作为获取信息的一个补充渠道,了解下市场情绪,但绝不能当成决策的主要依据。看多了,反而容易让自己心乱。
这回逛联创光电股的经历,也算给我提了个醒。网络上的信息看看就最终还得自己拿主意。这可能就是实践得来的一个小教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