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头上的项目告一段落,就想着稍微看看市场,了解下现在外面都是啥情况。也不是说就要跳槽,就是习惯性地去瞅瞅,万一有啥新启发?
然后就翻到了天和防务这家公司。光听这名字,“防务”俩字打头,第一反应肯定是跟军工、国防啥的脱不了干系,感觉挺高大上的。
我就顺手查了下他们具体是干啥的。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有点意思。确实,他们主营业务里有军工装备这一块,搞什么近程防空系统,还有啥战场环境大数据平台、反无人机系统之类的,听起来就挺硬核。
但是,让我有点意外的是,他们不光干这个。资料里还写着他们搞“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什么的。再往下看,具体的业务板块里,除了军工,还有5G射频、物联感知、行业大数据,甚至还有数字海洋和智慧城市相关的业务,比如那个智慧路灯。
这就让我有点犯嘀咕了。你想,一家公司,既搞军用的导弹指挥系统、雷达,又搞民用的5G射频器件,还掺和智慧城市这种偏应用和集成类的项目。这业务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摊子铺得特别开。军品那边好像有个叫天伟电子的子公司在弄,主要搞低空近防什么的。民品那边又弄了个华扬通信搞射频。这就像开了好几个不同类型的铺子。
我以前也接触过类似的公司,啥都想做,从硬件到软件,从军用到民用。好处是可能东方不亮西方亮,风险分散点。但坏处也明显,就是资源容易分散,每个领域可能都投入有限,做不到特别精深。而且内部协调起来估计也挺费劲,军品和民品的要求、节奏、市场打法完全不一样。
他们提的那个智慧城市业务,说是基于自己的传感、大数据平台能力,搞智慧路灯。这块现在确实挺热,但竞争也激烈。从硬核军工一下子跳到智慧路灯,这技术和市场逻辑得切换得多快才行。
我看完就琢磨,这种业务结构复杂的公司,对里头干活的人来说,挑战应该不小。你可能得同时理解好几个完全不同的行业逻辑。也可能是我多虑了,人家内部有高人,能把这么多摊子都捋顺了。
这回看天和防务,给我的实践感受就是,现在的企业为了发展,真是各种尝试。从核心的军工技术出发,往通信、物联网、智慧城市这些热门领域延伸,思路是挺开阔的。但具体做得怎么样,能不能把每个摊子都管这就得看他们后续的实际表现了。反正我是觉得,这种跨界跨得多的,里面的水估计不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