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就爱瞎琢磨,尤其是对那些跟国家发展方向能搭上点边的东西,总想去了解了解。最近,大环境不咋地,我就寻思着看看那些新能源相关的玩意儿,毕竟国家也支持嘛感觉是个大趋势。
初识与探索
就是到处瞎搜,看看哪些公司是搞新能源的。搜着搜着,“三峡新能源”这个名字就跳出来了。一听这名字,就感觉挺气派,毕竟“三峡”俩字摆在那儿。然后嘛自然而然就想知道大家对这家公司都是怎么看的,于是就顺手点进了它的股瞅瞅。
家伙,刚进去的时候,那信息叫一个铺天盖地。 各种帖子刷刷地过,有分析公司基本面的,说啥“碳中和赛道领先企业”,“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听着挺像那么回事儿。
股里的众生相
待的时间稍微长一点,我就发现这股里头,那可真是啥人都有,啥声都有:
- 坚定看多派: 有些人那是天天唱多,觉得公司战略清晰,管理成熟,新能源业务布局也张口闭口就是“必上几块几块”,信心满满。有时候看到他们贴出来“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关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之法律意见书”这类公告,感觉他们确实是在认真研究。
- 谨慎观望派: 也有不少人在那儿抱怨,说“这么多利你一动不动的”,或者担心“会不会来一次急跌后再涨上去?”这种就比较纠结,看着也挺真实的,毕竟都是真金白银在里面。
- 技术分析派: 还有些人喜欢画线,分析K线图,讨论什么支撑位、压力位,说现在“在走调整阶段”。这种我一般就看看,不太懂,但感觉挺专业的。
- 消息灵通派(或自认灵通): 有人会搬运各种新闻,或者解读一些行业政策。比如我看到有人讨论“山东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949元/度”,这种细节信息,有时候还真能提供点不一样的视角。
- 纯粹情绪派: 当然也少不了纯粹发泄情绪的,涨了就喊牛,跌了就骂。这种帖子我一般就直接划过去了,没啥营养。
我的实践与观察
我,一般就是先快速浏览一遍,看看有没有啥官方公告或者比较重磅的新闻。比如之前看到有人提到公司“2015年6月改制”,“2018年成功引进8家战略投资者”,这些历史沿革能帮助我大致了解下公司的发展路径。
然后我会重点关注那些讨论公司运营和项目进展的帖子。有人说“三峡能源依照重资产运营模式运营,拥有固定资产695.08亿元”,还有人提到“装机率也在逐年上涨”,这些都是我比较关心的点。也得注意辨别,比如有人说“三峡能源是棺材股”,这种极端言论就得留个心眼了。
我还发现,股里有些人特别喜欢给股票起“昵称”,或者讨论公司名称的规范性。比如有人把“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三峡新能”,后来还有人出来纠正,说“三峡能源是正规的”,这种小插曲也挺好玩,能看出大家对这公司的关注度。
最重要的,我觉得是保持独立思考。 股里的信息,好的坏的,真的假的,都混在一起。比如有人说“明确的说国内现在做新能源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三峡都是最强的,五大集团下面的完全不是对手”,听着很提气,但我也得自己去查查资料,看看是不是真的这么回事。还有人发誓“立贴为证 3年内必上6块”,这种看看就不能全信,毕竟“唱多想解套的”也不少嘛哈哈。
总结与感悟
泡了一段时间的三峡新能源股,我感觉这地方就像个大茶馆,三教九流啥人都有。它确实是个获取市场情绪和零散信息的渠道,有时候能看到一些官方新闻之外的讨论和视角,比如普通股民对公司某些决策的直接反应。
但要真拿它当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那可就悬了。最终掏钱的还是咱自己,亏了赚了也都是自己的事儿。 股里的东西,我就是当个参考,听听各方声音,热闹热闹。真要做决定,还是得自己踏踏实实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前景,再结合自己的判断。实践下来,感觉就是这么个事儿,不能盲从,也不能完全不看,把握好度最重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