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今天得空,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音飞储存股”这点事儿。也不是啥高深玩意儿,就是我自个儿的一点实践记录,分享出来给大伙儿参考参考,也算是个记录。
起因:为啥会去看这个股
也挺简单的。最近不是行情有点波动嘛我手头也稍微松动了点,就寻思着看看有没有啥机会。音飞储存这家公司,之前略有耳闻,做智能物流、仓储自动化这块的,感觉跟现在提的什么“新质生产力”、“智能制造”沾点边。于是乎,我就想着去了解了解,看看大家伙儿都是怎么议论这家公司的。
过程:摸索与观察
研究一个东西,除了看那些正儿八经的研报、公告,还特喜欢去股这种地方转悠。为啥?因为那儿能看到最直接、最鲜活的市场情绪,虽然也鱼龙混杂就是了。
第一步,找到地方。这个不难,直接搜“音飞储存股”,一下子就出来了。点进去,嚯,那叫一个热闹。
第二步,潜水观察。我一般不急着发言,先进去泡着,翻翻帖子,看看大家都在聊这一看,发现里头真是啥人都有:
- 有坚定看好的,觉得公司前景一片光明,现在就是黄金坑,喊着“政策强信心,预期正改善,别观望了,开个户先”。
- 有谨慎观望的,说“想赚快钱的话,一定要换股”,或者“能赚点稀饭钱就不错了,不建议重仓”。
- 有技术分析派的,画着K线图,分析什么主力动向,“主力还在,人气还行”,或者“买在分歧,卖在一致”。
- 还有就是纯粹发泄情绪的,涨了就吹,跌了就骂,这种看看就
- 当然也少不了分享交易记录的,什么“有几个点利润不易!清仓休息”,或者“涨停那天卖的,这走势又想进了”。
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看看有没有啥“内幕消息”或者比较深度的分析。有时候能从一些老股民的只言片语里,咂摸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有人提到“有点实力公司”,但马上就有人反驳说“公司都不是一家,名字一样的”,这种讨论就挺有意思,能让你去进一步核实信息。
我还看到有人贴出来消息,说“11月26日,音飞储存盘中加速下跌,5分钟内跌幅超过2%”,下面马上就一堆人讨论是洗盘还是出货,恐慌和贪婪交织在一起,特别真实。
我的实践与思考
逛了一圈下来,我一般会做这么几件事:
- 信息筛选:股里的信息太多太杂,噪音也大。得自己长个心眼,哪些是情绪宣泄,哪些是人云亦云,哪些可能有点参考价值。不能人家说啥就信
- 情绪感知:股是市场情绪的放大器。通过观察大部分人的发言,能大致感觉到目前市场对这个股票是偏乐观还是偏悲观,是亢奋还是恐慌。这个对我判断短期走势有点帮助。
- 交叉验证:如果在股看到某个重要的信息点,比如某个政策利或者某个不利传闻,我不会只看股,还会去找正规的新闻渠道、公司公告去核实。不能偏听偏信。
- 独立思考:这是最重要的。别人的分析、别人的操作,终究是别人的。股里的信息,最多也就是个参考。最终做决策,还得靠自己对公司的基本面、技术面、市场环境的综合判断。我看了半天,有人说格局,有人喊快跑,我自个儿就寻思,这家公司核心竞争力到底稳不稳,行业空间大不大,估值合不合理。
就拿音飞储存来说,我看完股,再结合自己找的一些资料,心里大概就有个谱了。比如,有些人提到的政策支持,我会去查查相关文件;有些人担心的竞争问题,我也会去了解下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这样一来,心里就踏实多了。
小结
我把逛股当成是了解市场动态、感知市场情绪的一个辅助手段。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但确实能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看法和线索。关键还是得自己去伪存真,独立思考。这回对“音飞储存股”的实践,也算是又一次验证了这个想法。过程嘛就是看、听、想,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做判断。最终掏钱的还是自己,亏了赚了都得自己兜着,所以多做点功课总没错。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儿。瞎琢磨的一点东西,不成体系,大伙儿看个乐呵就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