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捣鼓“9988”这档子事的经历。也不是啥光辉事迹,纯粹是瞎折腾,记录一下。
我的折腾起点
就是老瞅见新闻里蹦跶这个代码,什么“阿里巴巴”,什么“*”,看多了就心思活络了。想着,我是不是也能掺和掺和,体验一把当“股东”的感觉?说干就干,我先把之前一直没怎么动过的证券账户给翻了出来。
然后,就开始了我那点可怜的“研究”。也就是看看K线图,红红绿绿的,再刷刷各种财经APP上的分析,什么“核心问题”、“消费降级”、“未来趋势”,看得我是一愣一愣的。感觉好像懂了,又好像啥也没懂。心一横,挑了个自认为“还行”的点位,买了一点点。不多,就想着试试水。
坐上“过山车”
好家伙,这一买进去,那心情可就跟着K线图一块儿上上下下了。涨一点,心里美滋滋的,盘算着能赚顿饭钱;跌一点,又开始嘀咕,是不是买早了,或者干脆就不该买。尤其是看到那些新闻,今天说“高开多少多少,成交额多少亿”,明天又说“震荡走低,股价波动”,心里那个七上八下的。
- 有时候早上起来一看,红彤彤的,心情大
- 有时候下午一看,绿油油的,晚饭都不香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看到个什么“摩根士丹利”的研报,说啥“增持”,目标价多少多少。我一看,哟,这大利结果,它也没立马就涨上去,反而还晃悠了好几天。真是搞不懂这些大机构的路数。
后来我还尝试过“高抛低吸”,觉得自己能抓住点规律。结果往往是,刚卖了它就涨,刚买了它就跌。来回折腾了几次,手续费倒是贡献了不少,本金没见长多少。 这才明白,咱这种小散,想跟庄家斗,想预测市场,太难了。
的一点感悟
这么折腾了一段时间,我也算是看明白了。这“9988”,或者说所有这些股票,对咱普通人来说,真不是个能轻易捞钱的地儿。它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什么国际形势、经济数据、公司战略,哪一样都不是咱们能轻易把握的。
所以我的实践经验就是,要么你就真有信仰,长期拿着,别天天看;要么就干脆别碰,省心。 我这算是交了点学费,买了个教训。现在账户里那点“9988”我还留着,也不怎么看了,就当是个长期储蓄,或者说,是个纪念品,纪念我这段瞎折腾的日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