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又来跟大家嘮嘮嗑,分享点我最近捣鼓的事儿。这回我关注的,是那个听起来挺洋气的“富时罗素指数”。
初识与好奇
我老听人说什么富时罗素指数,尤其是什么A股要不要纳入,纳入了有啥影响之类的。听得多了,我就寻思,这玩意儿到底是啥?听着就感觉特高大上,好像跟咱的钱袋子有点关系。咱也不能光听热闹,得整个明白不是?
动手查资料
于是乎,我就开始动手了。第一步,那肯定是上网查呗。 我打开电脑,在搜索框里敲下了“富时罗素指数”。家伙,出来的东西可真不少。什么“全球指数提供商”、“覆盖全球市场”、“投资者重要参考”之类的词儿一个劲儿往外冒。
我耐着性子往下看,大概明白了,这富时罗素是一家公司的名字,这家公司,就专门编各种股票指数。这些指数就像一把尺子,用来衡量不同国家、不同行业股市表现的好坏。比如说,某个指数涨了,那就说明这个指数包含的那些股票整体表现不错。
从理论到“实践”的疑惑
看着看着,我就发现一个事儿,这指数本身,咱小老百姓好像直接碰不了。它不是说像买菜一样,说买哪个指数就买哪个。它更像个.....尺子?或者说是个风向标。它告诉你现在刮什么风,但你不能直接去买“风”。
那我咋跟着这风向标走?后来我才搞明白,得通过那些跟着指数跑的基金、ETF什么的。这些金融产品,它们的目标就是尽量复制某个指数的表现。比如说,有个基金是跟踪富时中国A50指数的,那这个基金就会去买A50指数里那些成分股,尽量让自己的涨跌跟A50指数差不多。
我的“实践”尝试与感受
知道了这个,我就开始琢磨了。我试着去找了几个跟踪富时罗素相关指数的基金来看看。 这一看不要紧,发现种类还真不少,有跟踪大盘的,有跟踪特定行业的,还有跟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我就想,既然它是全球性的,那我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个了解一下全球哪些市场最近比较火?于是我花时间去对比了一下不同区域的富时罗素指数近期的表现,比如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这只是看个大概趋势,具体到投资,那就复杂多了。
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那些关于A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的新闻。每次说要调整纳入因子什么的,我就去看看相关的分析,了解一下可能会有哪些资金流入,对哪些板块的股票可能有提振作用。虽然咱不是专业的分析师,但起码能知道个大概,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记得有一次,我盯上一个跟某个富时罗素行业指数的基金。那阵子,新闻天天说那个行业怎么怎么前景一片光明。我当时脑子一热,也没太细研究成分股的具体情况和估值,就想着既然指数都在推,应该差不了,就进去了点。 结果?市场一波动,它也跟着晃悠,那几天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后来慢慢学习,才知道光看指数名字响亮不行,还得看它具体是怎么构成的,跟踪的误差大不大,管理费怎么样等等。
总结与反思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我对富时罗素指数算是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它确实是个很重要的工具,能帮我们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市场。但它也不是万能的。
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指数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参考,一个基准。 咱不能盲目地一听说某个指数就觉得相关的产品一定能赚钱。具体到操作层面,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仔细研究那些挂钩的金融产品本身的特点。
这富时罗素指数,听着玄乎,扒开来看,就是一堆公司股票按照特定规则集合起来,给咱提供个参考。真正要把它用到自己的投资实践里,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多看,多想,多对比,小心驶得万年船嘛今天就先分享到这,下次有啥新捣鼓的再来跟大家汇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