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用那个“同花顺牛叉诊股”的经历,纯粹是自个儿瞎折腾的一点心得,说不上啥专业的。
刚开始那会儿,我跟股市小白似的,两眼一抹黑,K线图都认不全乎。听人家说哪个代码脑子一热就进去了,结果,可想而知,当了几回“韭菜”。心里那个憋屈,就寻思着得找个啥玩意儿帮衬帮衬,起码别那么没头苍蝇似的乱撞。
后来有一次瞎鼓捣同花顺那软件,就瞅见了那个“牛叉诊股”。这名儿起的,挺唬人!我想着叫“牛叉”,总不能太水?就试着把我手里那几只套牢的股票代码输进去,点了个“立即诊断”。
你还别说,出来的东西还真不少。 一张诊断报告,又是技术分析,说啥短期趋势、支撑压力位的,又是基本面分析,讲公司业绩、行业前景啥的。下面还给个综合评分,什么“短期强势”、“建议持有”之类的。当时我就琢磨,这玩意儿靠谱不?网上有人说它那准确率能到百分之八十几,我是半信半疑。
要说我为啥对这玩意儿印象这么深,还得从我老表那事儿说起。我那老表,也是个急性子,看着别人炒股赚钱眼红,自己也揣着点私房钱就冲进去了。他文化不高,也不懂啥分析,纯粹就是听消息,或者看哪个股票名字顺眼就买。结果买一个套一个,愁得他整天唉声叹气的。
有回我去他家,看他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我就问他咋回事。他把持仓给我一看,好家伙,花花绿绿的,跌的比涨的多多了。我就跟他说:“表哥,你这瞎买也不是个事儿。我最近在用同花顺里头一个叫‘牛叉诊股’的功能,要不咱把你这票输进去看看人家咋说?”
他当时还不乐意,说:“那玩意儿能准?不都是软件瞎忽悠人的?” 我说:“试试呗,又不花钱。” 我就当着他的面,把他那几只股票一个个输进去诊断。结果出来,好几只票都提示“风险较大”、“建议规避”。其中有一只,是他刚听邻居推荐买的,牛叉诊股直接给个“弱势行情,注意风险”。
老表当时脸就拉长了,嘴里还嘟囔说不信。 我说你先别急着下放几天看看。结果真神了,没过一个礼拜,大盘稍微一哆嗦,他那几只被牛叉诊股说有风险的票,领跌!尤其是那只邻居推荐的,直接来了个大跳水。这下老表才服气,后来再想买啥票,都先让我帮他用牛叉诊股“掌掌眼”,他说这玩意儿虽然不能全信,但起码能给他提个醒,心里能踏实点儿。
我自己,后来也习惯了。新看上一只票,或者手里哪只票涨了或者跌了心里没底的时候,就去让它“诊断”一下。它给的那个个股分析、评测,还有一些最新的资讯,有时候确实能提供点参考。比如它会说目前这票的技术形态是啥样的,资金流向怎么样,有哪些利好利空消息。看完心里大概就有个数,不至于像以前那样抓瞎。
我也不是说这“牛叉诊股”就是股神。它毕竟是个机器分析,给的是概率和参考。 有时候它说好的票,也可能跌;它说差的,也可能涨。股市这玩意儿,影响因素太多了,谁也说不准。你要是完全指望它给你推荐金牛,然后闭着眼睛买就能发大财,那纯属做梦。我觉着,它最大的用处,就是给咱这种没那么多精力去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又看不太懂复杂技术指标的散户,提供一个快速筛选和风险警示的工具。
这同花顺牛叉诊股,你要问我到底咋样。我觉得,对新手来说,或者像我老表那样,对选股没啥方向感的,它确实能提供一些帮助,让你少走点弯路。算是个不错的辅助工具,能帮你看看热闹,也能帮你看看门道。 但最终做决定的,还得是你自己。得结合自己的判断,市场的整体情况,别让工具把你的脑子给替代了。用好了,锦上添花;用偏了,那可能就真“牛叉”到沟里去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