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关注过的一家公司,叫“新海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我可是断断续续琢磨了好一阵子,经历了不少事儿,也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最初的印象:打火机大王
最早知道“新海股份”,那得是好多年前了。那时候我刚开始瞎琢磨股票,就听人说起这家公司。印象里,它是宁波那边的企业,主营业务是做打火机,特别是那种塑料电子打火机。你还别说,那时候他们家这块儿做得是真不赖,据说是国内头一批研制和批量生产这种打火机的,出口也做得风生水起,号称是打火机行业的龙头老大之一。
我当时还特地去查了查,公司的全称好像是叫“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那时候就觉得,一个做小小打火机的,能做成上市公司,也是挺厉害的。我还买过他们家生产的打火机,质量确实还行,挺耐用的。
关注的转变:借壳上市风云
后来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就没怎么太关注它了,毕竟我这人兴趣也比较杂,东瞅瞅西看看的。等我再注意到“新海股份”的时候,好家伙,它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新海股份”了!
大概是2016年底、2017年初那会儿,市场上就传出消息,说“新海股份”要被借壳了。我这人就爱看热闹,也爱琢磨这里面的道道。我赶紧就去翻资料,一看,原来是韵达快递要通过它来实现上市。当时这个事儿在资本市场上还挺轰动的。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公告里写着,新海股份要把自己原有的那些资产和负债都置换出去,作价大概六七个亿,然后置入韵达货运百分之百的股权,那作价可就高了,好像是一百七十多亿。这一下子,乌鸡变凤凰!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重新审视这家公司了。2017年1月份,公司名字也正式改成了“韵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没变,还是那个002089,但内核已经完全换了,从一个打火机制造商,摇身一变成了快递物流巨头。
那段时间,我天天盯着盘面,看它的股价变化,也研究了不少关于快递行业的报告。这个转型对我来说,冲击还是挺大的,也让我对资本运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总觉得上市公司就该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主业,没想到还能这么玩儿。
后续的观察与一些小困惑
自从变成了“韵达控股”,我主要就是把它当成快递股来看了。不过有时候我还会把“新海股份”这个曾用名和另一家叫“新海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海宜”)的公司搞混。那个“新海宜”是搞通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还有IDC业务、软件服务什么的,也搞锂电池材料,业务范围也挺广。所以有时候一查“新海”,得仔细分辨一下到底说的是哪家。
我还看到过一些零散的消息,说“新海股份”曾经还想全面进军医疗器械行业,说发展势头迅猛什么的。这个信息我就有点模糊了,不知道是不是在我没太关注的那段时间发生的,还是说跟后来被韵达借壳是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探索。反正是跟韵达走到一块儿了。
最新的动态:退市的结局
时间过得也快,这几年快递行业竞争也激烈。就在前不久,我又关注到了关于“新海股份”或者说现在应该叫“ST新海”的消息。看到“ST”的帽子,我心里就咯噔一下。
仔细一查,果然,根据公告,就在今年(2024年)2月6号,“ST新海”的股票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给停牌并且决定终止上市了,也就是退市了。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还挺感慨的。
从一家打火机制造商,到被快递巨头借壳,再到如今的退市,这家公司也算是经历了大起大落了。
一点实践感悟
回顾我关注“新海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个过程,从最初知道它是个打火机企业,到见证它被韵达借壳转型,再到看到它退市,真是跟坐过山车似的。这个实践过程让我明白,企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资本市场更是充满了变数。
我这人就是喜欢瞎琢磨,通过观察这些公司的发展历程,去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学习一些资本运作的知识,也算是自己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有时候信息挺杂,甚至会搞混,但这个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今天把这段经历分享出来,也算是给自己做个记录,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启发,至少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况,能多个心眼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