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我琢磨厦门象屿这家公司的一点儿过程。这事儿得从我前阵子琢磨本地一些大企业开始说起,象屿这名字在厦门那是相当响当当,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就寻思着,得好好了解了解它到底是个啥路数。
最初的印象与动手调查
我对厦门象屿的印象,说白了,就是“大公司”、“国企”、“有钱”。但具体怎么个大法,怎么个有钱法,都停留在表面。于是我就动手了,先是从最简单的法子开始,上网搜呗。一搜,嚯,《财富》世界500强,排名还挺靠前,142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再一看成立时间,1995年,算算也有年头了,根基稳得很。
然后我就开始扒拉它的业务范围,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主要有这么几块:
- 大宗商品供应链
- 城市开发运营
- 综合金融服务
- 港口航运
- 还有个啥创新孵化
我当时就想,这摊子铺得可真够大的,几乎是海陆空全方位发展。特别是那个大宗商品供应链,听着就挺硬核,感觉是他们家的顶梁柱。你想,这玩意儿涉及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能做起来的,肯定不简单。
深入挖掘与思考
光看这些介绍性的东西,总觉得隔靴搔痒。我就想,得找点更实在的感受。正好那段时间,股市里关于厦门象屿的讨论也挺多,我就顺带着看了看大家伙儿的分析。有人说它业绩超预期,有人说它全产业链服务模式牛,能从上下游都捞着好处。这些信息让我对象屿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介绍了。
我还特地留意了一下他们那个“城市开发运营”这块。毕竟在厦门嘛经常能看到象屿开发的楼盘或者参与的城市建设项目,比如那个“象屿自在海”,虽然我没亲自去看过盘,但听周围人提起过,说是靠近地铁,教育配套也在建。这就让我感觉,这家公司不光是做那些“高大上”的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来了。
再想想它的国企背景,厦门市属国有企业,这就像是给它上了个保险。这种企业,一般都追求个稳健发展,不太会搞那些花里胡哨、风险特大的事情。使命是“计利天下,相与有成”,听着就挺有格局的。
实践后的总结与感悟
这么一圈了解下来,我对厦门象屿这家公司的轮廓算是清晰多了。从一开始的模糊印象,到后来看它的财报简介、业务构成,再到结合身边能接触到的信息,一步步把它在我脑子里的形象给丰满了。
我感觉,了解一家公司,就跟认识一个人似的。不能光听别人说它怎么样,也不能只看它光鲜亮丽的一面。得自己去查、去看、去分析,把那些零散的信息串联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这回对厦门象屿的“实践”,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入的研究,但至少让我对这家本土巨头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500强符号,而是真真切切通过各种业务,影响着这个城市,也可能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以后,我还准备用这种法子,去琢磨琢磨身边其他那些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大家伙”,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