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头攒了点闲钱,不多,但放银行活期那点利息,简直不够塞牙缝的。寻思着得找个地方让它稍微增点值,但又不想冒太大风险,毕竟这钱说不定啥时候就要用。
脑袋一拍,想起来货币基金这玩意儿。以前也模模糊糊听过,说是风险低,流动性比活期强点。行,那就研究研究这个。
摸索阶段:信息满天飞
我这人做事喜欢自己动手。我就直接在网上搜“货币基金排行榜前十名”、“哪个货币基金收益高”之类的。好家伙,搜出来一大堆,看得我眼花缭乱。各种文章、各种推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有些排名,看着挺唬人,但点进去一看,要么是好久以前的,要么就是广告。这不行,我得找点靠谱的渠道。
找到方向:看平台数据
后来我想明白了,不能光看别人嚼过的馍。我得去看那些大的基金销售平台,比如一些知名的基金网站,还有咱们平时常用的支付软件里的理财板块。这些地方数据更新相对及时,也比较全。
我就打开了几个常用的平台,开始找它们的货币基金专区。 一般都会有筛选和排序功能,这就方便多了。
我的筛选标准:不止看收益
光看“前十名”这个名头还不够,我还得看点别的。我主要关注这么几个点:
- 七日年化收益率:这个是最直观的,看看最近收益怎么样。但我也知道这玩意儿是波动的,历史不代表未来。
- 万份收益:就是每一万块钱一天能赚多少,这个也挺实在。
- 基金规模:规模大的,感觉上会稳当点,不容易出现大的流动性问题。我瞅了瞅,像招商、广发、天弘、工银瑞信这些大公司的产品,规模一般都不小。
- 成立时间:老牌基金,运作时间长,经验也多些。比如有些成立了十几二十年的,像华夏现金增利啥的,感觉就比较稳。
- 申购赎回便不便利:毕竟是闲钱,万一急用,得能快速取出来。现在大部分货币基金赎回都挺快的,T+1到账算正常,有些还能做到更快。
我就按照这些条件,在平台上筛选和排序。这个“前十名”,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今天你看是这几个,过几天可能就换了。所以我主要是看一个大概的趋势,哪些基金长期表现比较稳健,经常出现在排行榜靠前的位置。
比如我当时就注意到像什么“招商招钱宝货币A”、“广发薪金宝货币A”、“天弘余额宝货币”(虽然余额宝现在对接好几个了,但最初的那个还是印象深)、“易方达天天利”。还有些基金,比如我看到过的“鑫元安鑫宝货币A”、“国投瑞银钱多宝货币A”,好像在某些统计里也挺靠前。具体名字可能记不太全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还有一些像“长城收益宝货币B”、“红土创新优淳货币”这类,近一年收益率也表现不错。
我还特别留意了一下,有些基金分A类B类,比如有的叫某某货币A,有的叫某某货币B。我打听了一下,主要是申购门槛和费率上有点区别,B类门槛可能高点,但费率可能低点,具体得看每个基金的说明。这个也得看清楚,选适合自己的。
最终选择与操作
对比了一圈之后,我心里大概有了几个谱。我没全押在一个上面,而是分散投了那么两三个我觉得还不错的。 主要还是挑了那些规模大、成立时间长、近期收益也过得去的。操作也简单,就在那些平台的App上,点几下就买进去了。设置了自动续转,省心。
我记得当时选的时候,也看到过一些名字里带“现金管理”、“现金增利”、“财富宝”之类的,感觉都是主打现金管理方向的。
后续观察与调整
这事儿还没完。货币基金这东西,虽然风险低,但也不是说买了就不用管了。我隔三差五还是会上去瞅一眼收益情况,看看有没有啥大的变动。万一哪天收益率太不给力了,或者有更好的选择了,我也会考虑调整一下。
这回自己动手研究货币基金的过程还是挺有收获的。至少知道了怎么去找、怎么去比较,而不是盲目跟风。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同样有闲钱打理需求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记住,排名是动态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风险和收益能接受的就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