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又到了咱哥们儿分享实践经验的时候了。今天聊聊“信义玻璃”这事儿,纯粹是自个儿的一段经历,给大家伙儿当个参考。
糟心事儿的开头,与“信义”的初次“邂逅”
话说前阵子,我那开了几年的老伙计,就那辆家用小轿车,在高速上也不知道崩了个前挡风玻璃“咔嚓”一声,就给我裂了个小口子。一开始没当回事,想着凑合开呗。结果?好家伙,没几天,那裂纹跟壁虎的尾巴似的,越长越欢,直接从我眼前划拉过去,挡视线不说,心里也毛毛的,总觉得不安全。
没办法,只能换了。这换玻璃,我可得说道说道。想当年我第一辆车,也是挡风玻璃坏了,那时候年轻不懂事,图便宜,路边小店随便整个不知名的牌子换上。结果?那玻璃,透光度差得一批,晚上开车对面灯光一晃,整个世界都花了。而且下雨天刮不干净,冬天还特别容易起雾,开着那叫一个遭罪。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算是给我上了一课。
所以这回我特意留了个心眼。去了家熟人开的修理厂,师傅检查完就问我:“玻璃想换啥牌子的?给你推荐个性价比高的,信义的怎么样?大厂,质量还行。”
“信义?”我当时一听,有点耳熟,又有点陌生。毕竟平时谁没事研究玻璃品牌。但有了上次的教训,我这回可不敢马虎了。
我的“调研”实践:不听忽悠,自己动手查
我就寻思着,这师傅推荐的,到底靠不靠谱?不能他一张嘴,我就掏钱。于是我自个儿回家就上网扒拉开了。这一查,还真有点东西。
我发现这信义玻璃:- 来头好像不小,说是啥“全球玻璃产业链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听着挺唬人的。还说是1983年成立的,总部在台湾那边,搞的业务也挺广,什么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建筑节能玻璃,反正跟玻璃沾边的,他们好像都掺和。
- 质量方面,网上不少人说还成。提到他们通过了啥ISO 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还拿过不少国内外的奖。虽然这些认证、奖项咱老百姓也搞不太懂,但至少听着比那些三无产品心里能踏实点。
- 特别是在汽车玻璃这块,有人提到它的抗紫外线和隔热性能还不错,能让车里夏天没那么烤得慌。这点我倒是挺在意的,毕竟夏天开车,那滋味谁开谁知道。
看完这些,我心里大概有了点谱。至少比我上次瞎猫碰死耗子似的随便换要强多了。感觉这信义玻璃,应该不至于是杂牌军,有一定的品质保障。
下定决心,实际更换与体验
第二天,我就跟修理厂师傅拍板了:“行,就换信义的。”师傅也挺利索,约了时间,半天功夫就给换好了。换的时候我也在旁边瞅着,安装师傅手法还挺熟练,看着也挺正规。
换完之后,我特意开出去溜达了一圈。怎么说,这东西就怕对比。跟我之前那块劣质玻璃一比,高下立判。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通透! 真的是通透多了。视野清晰,没有那种模模糊糊、看东西有点变形的感觉了。特别是晚上开车,对面车辆的灯光过来,虽然还是会晃眼,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散成一片,影响判断。
- 雨刮刮得干净。 之前那破玻璃,雨刮刮过去总有点水痕,信义这块就好很多,刮完水珠残留少,清清爽爽的。
- 心理作用可能也有。 知道换了个大厂的、口碑还行的玻璃,心里那份安全感也上来了点。开车的时候,不用老惦记着那块裂纹,也舒坦多了。
一点小糙理不糙
这回换信义玻璃的实践,我个人感觉还是挺值的。虽然可能比一些杂牌的贵了那么一点点,但换来的驾驶体验和心理踏实感,我觉得是划算的。
这事儿也让我琢磨出一个道理,很多东西平时可能不起眼,比如这汽车玻璃,天天瞅着,但没坏的时候谁也不会太在意它是什么牌子,质量怎么样。可一旦出了问题,需要更换的时候,这好赖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真应了那句老话:“一分钱一分货”。有时候,多花点心思,多做点功课,选择个靠谱点的产品,最终还是能省心不少。
行了,今儿就先分享到这。希望我这点小经历,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们提个醒儿。别的不说,开车上路,安全第一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