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听街坊邻居念叨黄金,说啥玩意儿都可能跌,就这黄澄澄的东西看着还挺稳当。我这心里头也跟着活络起来,寻思着是不是也该瞅瞅。我,平时钱都搁工商银行,图个方便,所以这第一站,自然就想去探探工商银行实物黄金价格的底细。
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所以一开始就没想着跑银行网点去。掏出我的宝贝手机,点开那个红彤彤的工商银行APP,就开始一通划拉。您还别说,这APP里头五花八门的东西是真不少,但想找个实物黄金的价格,那可真是费了我老大的劲儿。我点了“投资理财”,又点了啥“账户贵金属”,翻来覆去好几遍,眼睛都快瞅花了,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好像是叫“品牌金”还是啥的,找到了那么点儿意思。点进去一看,嚯!那价格数字,跟股市大盘似的,一会儿红一会儿绿,不停地蹦跶。
再仔细一看,什么“如意金条”、“福禄寿喜金”、“生肖纪念金”,名头那叫一个响亮,一个比一个吉利。但是,这价格也都不太一样,有的高点,有的低点。我当时就犯嘀咕了,这不都是金子嘛咋还分出这么多道道来?难不成这刻个“福”字的金子就比光板的要金贵一些?琢磨不透,真是琢磨不透。
光看价格不行,我还得弄明白这价格是咋来的,不然心里没底。我就仗着现在网络方便,在网上东搜搜西看看。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的说这工行的金价,得跟着那啥“国际黄金价格”跑,那边一有风吹草动,咱这儿就得跟着晃悠。还有的说,这跟美元的脸色也有关系,美元要是硬气了,这黄金就得蔫儿一点。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人说啥全球经济好不哪个地方是不是又不太平了,都会影响这金疙瘩的价钱。我一看,得了,这玩意儿学问大着,不是咱老百姓想的那么简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完事儿了。
后来我又耐着性子,在工行APP里头扒拉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说明,也看了些过来人的经验分享。这才发现,买这个实物黄金,不光是看那个标价,还得注意一个叫“手续费”的东西。买的时候可能要收点,有些银行,你卖的时候说不定还得再被“薅”一道。你买回来的金条,以后想再卖给银行,也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比如,你买的是工行的金条,最好还是卖回给工行,你要是拿到隔壁老王家银行去,人家认不认,给什么价,那可就不好说了。我还看到有人说,有些纪念版的金条,虽然买的时候贵,但回收的时候可能只按普通金料算,那多花的钱可就打水漂了。我看到这些,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可真是个细致活儿,不能光图一时高兴,还得把前前后后的事儿都盘算清楚。
折腾了好几天,总算是对工商银行这个实物黄金价格有了那么一点点头绪。说白了,我琢磨着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 国际大盘是基础:国际上黄金啥价,工行这边也得跟着那个大方向走,不可能自己瞎定价。
- 银行成本跑不了:银行开门做生意,总得有点赚头,所以他们会在国际价格的基础上加一点自己的费用,比如运输费、保管费、人工费啥的。
- 产品种类有差异:工艺复杂的、带IP的(比如生肖啥的),肯定比光板金条贵点,这个也能理解,毕竟多了设计和加工嘛
我这也就是瞎琢磨,还没真掏钱买。主要是觉得这金价一天一个样,有时候波动还不小,我这小心脏有点儿跟不上节奏。再说了,买回来放哪儿也是个事儿,放家里,天天提心吊胆的;放银行保险柜,每年还得交保管费,里外里又是一笔开销。我现在也就是纯粹好奇,了解了解行情,真要让我下决心买,估计还得再好好想想,看看自个儿是不是真有那个需求和胆量。不过话说回来,搞明白了这些弯弯绕绕,以后再听人聊起黄金,咱也能搭上几句话,不至于像个门外汉一样啥也不懂,也算是没白费这几天的功夫,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