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早些年用那个“中国金融网”的一点儿体会。也不是啥高深玩意儿,就是自个儿瞎折腾的一点记录。
说起来,最早捣鼓这个网站,纯粹是因为那会儿手头有点闲钱,不多,但搁银行里吃那点死利息,心里又不得劲。瞅着股市那上下折腾的劲儿,跟坐过山车似的,红红绿绿的,咱这种小老百姓也看不明白,就想着找个地儿,多瞅瞅新闻,学学人家是咋说的,免得一脚踩空,把那点辛苦钱给折腾没了。
我是怎么一步步用它的
我就在网上瞎搜呗,想找个信息全乎点儿、更新也还算跟得上的财经网站。扒拉来扒拉去,就瞧见了“中国金融网”这几个字。这名字听着就挺唬人,感觉能有点真东西。壮着胆子点进去一瞅,界面嘛还行,至少不是那种花里胡哨、广告满天飞的,看着还算清爽。
我主要就看这几个地方:
- 新闻消息: 这块东西是真不少。什么央妈又有啥新动静了,上面又有啥新政策要出来了,还有各个行业的分析。我记得特清楚,那阵子不是老提那个数字人民币嘛我就在上面刷到不少报道,说啥“累计交易金额突破多少多少亿”的,当时瞅着还挺新鲜。
- 市场行情: 像什么股票、基金、外汇、黄金这些玩意儿,它上面都有专门的地儿看。虽然我自个儿不咋会炒股,技术也不行,但没事儿看看大盘咋走的,市场上哪些东西比较火,跟人吹牛的时候,好歹也能搭上几句话,不至于像个棒槌一样啥也不懂。
- 瞎琢磨的文章: 有些所谓的专家评论、研究报告,我也偶尔点开瞅瞅。有些写得是真绕,看得我云里雾里的,也就看个大概意思,不过多少也能开阔点眼界,知道人家专业人士都在想
后来我还发现他们好像还有个手机上的小软件,叫app是。当时寻思着,要是出门在外也能随时看两眼消息也挺方便。不过我这人恋旧,主要还是在电脑上看,屏幕大,字儿也大,瞅着不费劲。
说起来,当初为啥下这么大功夫研究它?
这事儿得从我好几年前的一段倒霉经历说起。那会儿我刚跳槽,换了个新东家,好家伙,那公司离家叫一个远,每天光在路上就得折腾三四个钟头。那段时间给我累的,白天在公司被老板使唤得团团转,晚上回家还得辅导孩子写作业,一点自个儿的时间都没有。
结果,好景不长,公司效益突然就不行了,说是要啥“优化调整”,我也不知道咋回事,稀里糊涂就成了被“优化”掉的那一拨人。一下子就没了饭碗,房贷车贷跟两座大山似的压在身上,孩子上学还得花钱,那滋味儿,真是谁经历谁知道,太难受了。整个人都蔫了,天天在家唉声叹气的,啥也不想干。
我老婆看我那熊样,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跟我说,你天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研究研究怎么理财,把家里那点儿仅有的棺材本给盘活盘活。她也是没辙了,觉得总得给我找点事儿干,别老那么垂头丧气的。我当时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死马当活马医呗,就开始硬着头皮学那些财经的玩意儿。什么K线图,基金定投,还有那阵子挺火的P2P(万幸,我胆儿小没敢真往里扔钱,躲过一劫),天天就泡在各种财经网站和论坛里头,这个“中国金融网”就是我当时重点蹲守、翻来覆去琢磨的一个平台。
那会儿是真下了死力气去研究,毕竟关系到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是一点都不敢马虎。虽然到也没靠这个发大财,过上啥富豪日子,但那段天天啃资料、看数据的经历,确实让我对这金融市场是个啥玩意儿,多了不少实在的了解,也养成了没事儿就关注下财经新闻的习惯。现在回头想想,也算是那段倒霉日子里的一点意外收获。对这些财经网站,我多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毕竟是真金白银地花时间用过、琢磨过的。
我用“中国金融网”那段日子,总的感觉就是,它作为一个打探金融消息的地儿,信息量确实挺足的,犄角旮旯的东西也都能找到点。对于想了解国内财经行情的朋友们来说,应该算是个可以瞅瞅、参考参考的渠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