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跟大家伙儿聊聊双汇发展这只票,琢磨琢磨它后面大概是个啥走势。炒股也没啥特别高深的技术,就是喜欢瞎琢磨,看看新闻,翻翻K线图,再跟身边几个老哥们儿瞎聊聊,就算是我的“实践”了。
我的观察起点
最开始关注双汇发展,也挺偶然的。有一次逛超市,看到货架上满满当当的双汇火腿肠、培根啥的,就想,这家伙,市场铺得够广的。后来吃饭的时候,桌上又出现了双汇的熟食,我爸还念叨说这牌子多少年了,吃着放心。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兴趣,寻思着这么一家跟老百姓生活贴得这么近的公司,股票表现会怎么样?
扒拉信息阶段
有了这个念头,我就开始动手“实践”了。我肯定得先看看它最近的股价表现。我记得前段时间瞅了眼,好像是说啥股价跌了点,成交额几个亿,换手率也不高。具体数字我记不太清,大概是2023年底那会儿,股价好像是二十多块钱晃悠,有时候一天也就跌个零点几个百分点。
然后,我就习惯性地去网上搜搜相关的消息。看到有说机构给的目标价,有的说能到二十八块多,比那时候的价格高出一些。但市场情绪好像又不咋乐观。这就让我有点犯嘀咕了,到底是咋回事?
我还特地去了解了下双汇这家公司。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它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名头不小。而且人家产业链还挺完整,从养猪、搞饲料,到屠宰,再到把肉做成各种各样的产品,全国各地都有它的加工基地。我心想这不就是个“从农场到餐桌”的典型嘛根基应该挺稳的。
我的分析与思考过程
信息看得差不多了,我就开始自个儿琢磨了。我这人分析股票,不喜欢搞那些复杂的模型和指标,就喜欢从最朴素的道理出发。
第一点,我觉得吃是刚需。不管经济好不人总得吃饭?肉制品作为餐桌上的常客,需求是长期存在的。双汇作为这个行业的老大,品牌知名度在那儿摆着,大家买肉制品,很容易就想到它。
第二点,我注意到它的产业链优势。自己养猪、自己加工,这样一来,成本控制和产品质量相对来说就更有保障。尤其是在猪周期波动的时候,这种全产业链的模式,抗风险能力应该会强一些。
第三点,就是股价表现和市场情绪。我看到有时候股价小幅涨个0.2%左右,成交额也就两三个亿。有时候又跌一点,比如之前有一天跌了4%还多,主力资金还有净流出。这说明市场对它还是有分歧的,不是那种一致看好的大牛股。但反过来想,如果大家都看价格可能早就上天了,也就没我这种小散户啥事儿了。
我当时还跟我一个也炒股的朋友聊起这个。他说:“双汇这种票,就是稳当,但想靠它短期发大财,难!除非市场有什么大的刺激,比如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或者公司出了啥特别牛的新产品。”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我目前的判断(非推荐!)
基于上面这些“实践”和思考,我对双汇发展未来的价格趋势,有这么几个不成熟的看法:
- 短期看震荡:我觉得短期内,它的股价可能还是会来回波动,受大盘影响,也受市场情绪影响。可能今天涨一点,明天跌一点,不会有太大的单边行情。
- 长期看基本面:拉长了看,只要双汇自身不瞎折腾,别出啥食品安全的大篓子,经营上稳扎稳打,依托它这个市场地位和品牌效应,股价应该还是能慢慢往上走的。毕竟这么大体量的公司,业绩如果能持续增长,市场最终还是会认可的。
- 关键看几个因素:未来的走势,我觉得得重点关注几个方面:一是猪肉价格的走势,这直接影响它的成本和利润;二是公司有没有新的增长点,比如在新产品开发、渠道拓展上有没有啥新动作;三是大股东和管理层的战略,是不是能持续给公司带来价值。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说,有13家机构给它的预测目标价是28块多。这个价格,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也算是反映了市场对它的一种中性偏乐观的预期。机构的预测也只能当个参考,不能全信。
我这回“实践”下来的感觉是,双汇发展这票,可能更适合那种追求稳健、有耐心的投资者。想指望它短期内暴涨,可能性不大。但如果你看好中国老百姓的“菜篮子”,相信这种龙头企业的长期价值,那它或许值得你花时间去研究研究。
以上就是我这回对双汇发展未来价格趋势的一点粗浅的“实践”记录和思考,纯属个人瞎琢磨,不成任何投资建议哈,大家看个乐呵就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