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们厂里捣鼓“拓斯达”这档子事儿。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主要是为了提升点效率,不然老那么干,真是累死人也出不了多少活儿。
为啥要整这个?
咱厂子以前那生产线,怎么说,有点年头了。很多工序都得靠老师傅们手动操作,效率嘛也就那样。特别是换模具的时候,那叫一个慢!得等那模具凉透了才能拆,一来二去小半天就没了,老板看着也着急。人工操作,有时候难免出点小差错,废品率也下不来。
后来老板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拓斯达,说是什么工业机器人,能搞自动化。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打鼓,这玩意儿靠谱不?别是花大价钱买回来个祖宗,不好伺候。
开始接触和考察
决定要看看,就派我去打头阵。我先是在网上搜了搜,看了些资料。他们宣传说那什么第四代机械手,软硬件都挺牛,还内置联网、视觉模块啥的,听着是挺唬人。但咱是实在人,不看广告看疗效。
后来联系了拓斯达的人,约了个时间去他们那边实地瞅瞅。到了那儿,他们的人还挺热情,带着我们参观,看他们的机械手怎么干活。重点看了几个方面:
- 机械手的动作范围和能抓多重的东西:这个得跟我们厂里的活儿对上号。
- 控制系统的准不准,稳不稳:别干着干着自己抽风了。
- 干活的速度快不快:这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
他们还演示了那个视觉系统怎么配合机械手抓取,感觉还行。特别是提到他们能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不光是机器人,还有什么传感器、传输带这些配套的玩意儿,能帮着规划这点我觉得挺省心。
下决心,安装调试
回去跟老板汇报了,也比较了几家,像什么熊猫机器人、安川电机之类的,也都了解了一下。综合考虑下来,觉得拓斯达的方案跟我们的需求比较贴合,价格也还在接受范围内,就定了下来。
设备拉回来那天,好家伙,几个大木箱。安装调试阶段是最折腾人的。来了几个技术员,在车间里忙活了好几天。布线、安装机械臂、连接控制柜,然后就是各种参数设置。一开始嘛总有点小问题,不是这儿卡一下,就是那儿定位偏一点。
那段时间,我天天泡在车间里,跟着他们技术员屁股后面学,遇到问题就问。他们也挺耐心,一点点教我们怎么操作,怎么做日常维护,还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比如紧急情况下怎么停机,哪些地方不能靠近等等。
用起来之后的感觉
等调试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让工人们上手试用。一开始大家都有点怵,毕竟是新家伙,怕弄坏了。我们搞了几天培训,让大家熟悉操作界面和基本流程。
用了一段时间后,效果还是挺明显的:
- 换模速度快多了:以前等半天,现在用机械手辅助,能省不少时间。
- 生产效率确实高了:机器人不知疲倦,只要程序设定就能一直稳定干活。
- 出错率低了:机器操作比人精准,废品也少了。
- 工人劳动强度小了:一些重复性的、比较累的活儿交给机器人,工人师傅们也能轻松点。
也不是说就完美无缺了。刚开始的时候,偶尔也会出点小毛病,需要联系他们售后。不过好在响应还算及时,派人过来看看,基本也能解决。
这回上拓斯达的设备,虽然前期投入不少,过程也挺折腾,但从目前看,效果还是达到了预期的。车间里的老师傅们现在也慢慢习惯了跟这些“铁疙瘩”做同事,有时候还会开玩笑说,这机器人比新来的学徒工听话多了!
这就是我们厂里跟拓斯达打交道的一点实践记录,希望能给有类似想法的朋友们一点参考。记住,选型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厂里的实际情况,多看多比较,别盲目跟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