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我捣鼓“光一科技股”这点事儿。也没啥高深的技术,就是手闲不住,总喜欢瞎琢磨,尤其是对这些股里的信息,总想扒拉开看看里面到底啥情况。
起因:为啥突然关注它?
事情是这样的,前阵子不是行情有点波动嘛我就寻思着看看有没有啥被错杀的“潜力股”。我一般不怎么追热点,就喜欢翻翻那些平时不太起眼,但讨论区又有点声音的票。光一科技,就这么着进了我的视线。名字听着还行,带个“科技”,感觉沾点边儿。
第一步:直奔主题——股
找到目标,我第一反应就是去看它的股。这年头,消息满天飞,股就像个大杂烩,啥人都有,啥话都敢说。我点进去一看,嚯,还挺热闹。
我主要干了这么几件事:
- 先看置顶和热门: 一般这里能反映出当前大家最关心有时候是公司公告解读,有时候是某个大V的分析,有时候就是纯粹的情绪宣泄。光一科技的里,我瞅见有讨论公司官司的,说什么江苏的官司赢了,审计报告都给撤了,审计费也退了,还牵扯到广东高院那边也说审计过程不合规。这信息量可不小。
- 再按时间排序看新帖子: 我喜欢看最新的帖子,能感受到市场情绪的即时变化。有人喊“今天要涨停!”,有人说“买点未出现,拉尾盘再走”,还有人发愁“上方套牢盘压力大”。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 筛选“精华”或“研报”标签(如果有的话): 虽然水货多,但偶尔也能淘到点有价值的分析。我翻了翻,看到有人提到光一科技的主营业务是智能用电信息采集,还搞什么数字版权、海马云之类的,甚至提到了股权比例,说是有20%多。这些信息,我都会记下来,回头再去验证。
- 留意ID和发言风格: 逛久了,大概能分辨出哪些是老股民,哪些是托儿,哪些是纯小白。有些ID发言比较理性,会摆数据讲逻辑;有些就纯粹喊口号。比如有人就坚定看说“不管什么减持,不管什么官司,我会一直看好你”,这种就得辨证看。
信息整理与初步判断:
看完一圈下来,脑袋里就一堆信息碎片了。我习惯性地把它们归归类:
正面积极的:
- 官司好像有利好进展。
- 有人看好技术形态,觉得要拉升。
- 公司业务听起来还行,智能电网、数字版权啥的,像那么回事。
负面或存疑的:
- 套牢盘的担忧。
- 审计报告曾有问题,说明公司治理或财务可能存在瑕疵。
- 有人提到“十三五后主营几乎没增速了”,这就得打个问号。
- 股里情绪化发言太多,真假难辨。
我还特别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有人提到“2017年半年度报告摘要”,还有“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公司保证信息披露真实性的话。这些虽然是旧闻,但能看出公司的一些历史沿革和信息披露习惯。
实践感受与
逛股就像淘金。 大部分时间看到的都是沙子,偶尔能捡到一两粒芝麻大的金子。光一科技股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信息很多,很杂,情绪化表达也挺多。
我发现,要想从股里获取点有用的东西,不能光看热闹,得带着脑子去筛选。比如那个官司,听起来是好事,但具体影响多大,还得去看正式公告。再比如那些技术分析,什么“缩量挖坑”,听着玄乎,但背后逻辑是是不是符合当前大盘环境,都得自己再琢磨。
我也就是通过股对光一科技有了个初步印象,了解了市场对它的一些主要关注点和争议点。真要决定动不动手,那还得结合公司的财务报表、行业分析、大盘走势这些硬核信息综合判断。股,充其量算是个获取线索和感受市场情绪的渠道,不能全信,但也不能完全不看。
这回实践,主要就是这么个过程。没啥特别的,就是多看、多想、多验证。毕竟兜里的钱是自己的,不能听风就是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