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聊聊汇顶科技这档子事儿。就喜欢瞎琢磨,尤其是对这些股市里的东西,总想自己上手扒拉扒拉,看看究竟是咋回事。前段时间汇顶科技又进了我的观察名单,我就想着,干脆整个“千股千评”式的梳理,把自个儿这点实践记录说道说道。
起心动念,为啥是汇顶?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有阵子瞅着科技股,尤其是什么芯片、传感器之类的,汇顶科技这名字就老往外蹦。再加上时不时看到点消息,说什么“净利润飙升”,又或者跟哪个大厂合作了,比如小米啥的,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寻思着,这公司到底是“何方神圣”?得好好研究研究。
第一步:先摸摸底,看看基本面
我这人做事实在,不喜欢一来就看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分析。我的第一步,肯定是先去翻翻公司的“家底”。找了找他们近期的财报,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净利润飙升266%”,看着确实挺唬人。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哟,这是要起飞的节奏?
然后我又去查了查它的主营业务,指纹识别、触控芯片这些,感觉都是现在智能设备离不开的东西。心想这赛道应该还行,至少短期内饿不死。
第二步:市场情绪和资金动向,这个也得看
光看公司自己说好还不行,得看看市场上其他人咋看,钱往哪儿流。我就开始搜罗各种“评价报告”、“分析文章”。结果你猜怎么着?看到的就不那么一致了。
- 有的说“近期消息面活跃”,这倒是跟我看到的一致。
- 但紧跟着又来一句“主力资金有流出迹象”,这就让我有点犯嘀咕了。
- 还有的说“短期呈现震荡趋势,市场关注意愿一般”,这跟那个“净利润飙升”给我的感觉又不太一样。
这时候我就觉得,这“千股千评”可真不是白叫的,一个股票真能被说出花来。就像那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的。
第三步:扒拉扒拉历史,看看“前科”
我对汇顶科技也不是完全陌生,隐约记得它好像有过高光时刻。于是我又去翻了翻历史走势和当年的新闻。果然,提到了“2019年的汇顶科技”,那会儿可是风光无限。这种有过辉煌历史的票,有时候市场预期会比较复杂,有的人念着旧有的人怕它重蹈覆辙。
还看到有人说它“居然连一个鸿蒙概念都没有混上”,这又是一个观察点。说明在某些热门概念上,它可能没跟上节奏,或者公司有自己的考量,不爱凑热闹。这也算是个信息。
第四步:关注近期催化剂和风险点
光看过去和现在还不够,还得瞅瞅未来有啥盼头,或者有啥坑。我注意到有消息说“月底与小米ultra上市,汇顶属于该产业链供应商”。这对我来说就是个潜在的“催化剂”。毕竟跟大厂旗舰机型绑定,多少能带来点想象空间。但也有人泼冷水,说“有关系,但不影响汇顶科技下跌”,这种就得辩证着看,不能一头热。
然后我就会去看看实时的股价数据,什么今开价、成交量、换手率、市盈率这些。比如某天看到它开盘价69.70,收盘70.27,成交量3.10万手,成交额2.19亿元。这些数字本身不说明太多问题,但结合前面的信息,就能慢慢在心里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
总结一下我的“实践心得”
经过这么一通折腾,我对汇顶科技算是有了个初步的印象。我的感觉是,这家公司基本面 вроде 还行,有过高光,现在也有些新的看点,比如跟小米的合作。但是,市场情绪比较复杂,资金面也有点让人捉摸不透。它不像有些票,好坏一眼就能看穿。
通过这么一番“千股千评”式的梳理,我并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买”或“卖”的但这就是我实践的过程,把各种信息收集起来,好的坏的都看看,正面的反面的都听听,然后自己独立思考。我觉得这个过程本身比结论更重要。毕竟股市这东西,谁也说不准明天会怎么样,多做点功课,总比稀里糊涂地强。
这就是我这回研究汇顶科技的一点实践记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启发。我这都是个人看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哈,大家看股票还是得有自己的判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