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没事就琢磨这个南方汇通,特别是它那个目标价到底能看到多少,心里一直犯嘀咕。毕竟咱也不是啥专业人士,就是个小散户,凭着点感觉和自己瞎琢磨。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这点实践过程,纯粹是个人记录,不构成啥建议,大家看个乐呵就行。
第一步:先瞅瞅大环境和公司干啥的
我寻思着,要看一个票的目标价,总得先知道它是干啥吃的,对?我就先去翻了翻资料,,南方汇通,主要是搞那个反渗透膜、纳滤膜什么的,还有些植物纤维业务。一听这膜技术,我就觉得好像跟水处理、环保有点关系。现在国家对环保抓得这么紧,水处理这块儿肯定饿不着,市场应该不小。
然后我又看了看,它好像之前搞了不少资产整合的事儿,说是要聚焦主业。这点我觉得挺公司嘛就怕啥都想干,结果啥也干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优势项目上,总归是好事儿。
第二步:扒拉扒拉各路“神仙”的说法
知道了公司大概情况,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罗各种关于南方汇通目标价的说法。好家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各路券商、分析师,给的目标价五花八门,看得我眼都花了。我把我看到的几个有印象的捋一捋:
- 国泰君安: 我记得看到个说法,好像是去年8月份,他们给的目标价是12块6毛,说还有百分之二十几的上涨空间。那时候收盘价好像才10块出头。
- 短线目标20元论: 还有个说法,说它成交量温和放大,主力控盘,短线目标能到20块。这个听着就比较激进一点了。
- 资产整合后看高22.2元: 有的分析师说,等它资产整合完成了,是个“大市场小公司”,能放光彩,目标价给到了22块2。
- PE估值法: 还有用市盈率估值的,说参考可比公司,给个50倍PE,目标价19块。也有说给62倍PE,目标价从35块调到40块的,这个跨度就更大了。
- EPS预测法: 也有根据每股收益(EPS)预测的,说2015-2017年EPS多少多少,然后目标价调到33块7毛5。
- 中国南车旗下平台: 还有提到它是中国南车旗下的新材料平台,未来有外延发展预期,给50倍PE,目标价17块5。
看得我是一头雾水! 这目标价从十几块到三四十块的都有,你说我该信谁的?每个说得好像都头头是道,各有各的道理。
第三步:结合自己的理解,形成初步判断
看了这么多不同的意见,我就开始自己琢磨了。我觉得,这目标价这玩意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得看市场情绪、公司业绩兑现情况,还有就是分析师看问题的角度。
不喜欢太冒进,那些喊到三四十的,我觉得短期内可能有点虚,得配合特别大的利好或者业绩爆发才行。但你说它就值个十几块,好像又有点屈才,毕竟公司在膜技术这块儿还是有点东西的,而且“资产整合”这个事儿,如果真能让公司轻装上阵,那潜力应该不小。
我就把这些信息在脑子里过了几遍,特别是那些提到“资产整合完成在即”、“国内反渗透膜制造龙头”、“净水器市场爆发”这些关键词的,我觉得比较靠谱。毕竟行业前景公司自身也在积极求变,这基本面听起来还行。
考虑到它之前的股价,比如国泰君安说10块的时候目标价12.6元,那会儿市场可能还没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后来随着资产整合推进,市场预期可能会慢慢抬高。
第四步:给自己设个“心理预期”
结合上面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和我自己的瞎琢磨,我决定给自己设个心理预期范围。我不求能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那都是神仙干的事儿。我就想着,如果我持有这个票,涨到什么位置我会比较满意,或者说,它短期内比较可能达到的一个高度。
我把那些特别高和特别低的预期先放一边,取了个我觉得相对稳妥,又有点盼头的中间区域。我寻思着,如果资产整合顺利,业绩也能跟上,短期内它往18块到20块这个区间靠拢,甚至摸一下22块左右,应该不算太过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美好愿望和基于现有信息的不成熟判断。
我还得时刻关注公司的最新动态,比如财报出来怎么样,有没有新的利好消息,大盘走势怎么样。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股价走势。
我研究南方汇通目标价的过程,就是这么个“土方法”:先了解公司是干啥的,再看看各路神仙怎么说,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风险偏给自己画个大致的心理预期。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地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消化信息,形成自己的看法。这过程挺折腾人的,但也挺有意思。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儿,希望能给同样在瞎琢磨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或者就当看个热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