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股票涨停,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刚开始接触股票那会儿,我跟很多新手一样,眼睛就盯着那些红彤彤的涨停板,觉得抓到一个就能发大财似的。那时候真是啥也不懂,就觉得涨停了肯定还要涨,冲进去就对了。
我的第一次“追涨”实践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我刚开户没多久,看到一只票早上开盘没多久就蹭蹭往上涨,很快就封死了涨停板。当时那个激动,心想这肯定是大利不然能这么猛?旁边还有老股民说:“这种强势股,明天还得高开!” 我一听,热血上头,也顾不上看啥基本面、技术面了,就在涨停板上挂了单。
那时候还不太懂,以为挂了就能买到。结果自然是排队排到天荒地老,根本买不着。心里那个急,眼巴巴看着封单越来越多。后来才知道,涨停板买入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说你想买就能买到。
痛定思痛,开始琢磨门道
几次“看得到吃不着”之后,我就开始琢磨了。这涨停的票到底能不能买?如果要买,啥时候买合适?于是乎,我就开始了我的“涨停板专项实践”。
我特地开了一个小账户,里面放了点小钱,专门用来试验买涨停股。我给自己定了几个规矩:
- 观察涨停时间: 我发现,那种开盘后半小时内就迅速封板的,往往比较强势。尤其是那种一字板或者开盘几分钟就封死的,第二天继续冲高的概率大一些。那种下午两点半以后才晃晃悠悠封板的,我后来就比较谨慎了,很多时候第二天就蔫了。
- 看封单量: 封单量大,说明想买的人多,抛压相对小。如果封单稀稀拉拉,或者盘中反复开板,那就要小心了,说明多空分歧大,主力可能也没那么坚决。
- 分析涨停原因: 我开始学着去看公告,查资料,了解这票为啥涨停。是行业政策利还是公司业绩爆发?或者仅仅是游资短线炒作?我慢慢发现,有实质性利好支撑的涨停,相对来说后续的持续性会好一点。纯概念炒作的,那就得跑得快。
- 尝试不同的买入时机: 我试过在集合竞价就挂涨停价去排队,也试过在它刚封板的一瞬间去抢,还试过在它封死之后再挂单。
实践中的一些“坑”和经验
在实践过程中,我可是交了不少学费。
比如说“打板”: 就是在股票即将涨停或者已经涨停的时候,以涨停价挂单买入。这种方法,如果买对了,第二天高开就能赚一笔。但问题是,很多时候你根本排不上队。就算排上了,万一第二天低开,或者冲高回落,那就直接被套。我遇到过好几次,辛辛苦苦排队买进去,结果第二天一个低开,直接闷杀,想跑都跑不掉。
还有就是“诱多”: 有些票,主力故意拉个涨停,吸引散户跟风,然后第二天趁机出货。看着涨停挺漂亮,结果一进去就成了“接盘侠”。尤其是那种没什么实质利突然拔地而起的涨停,特别要小心。
再有就是“炸板”: 就是股票涨停后,因为抛压太大或者买盘不济,涨停板被打开。如果是在涨停板上买的,一旦炸板,股价往往会快速下跌,当天就可能亏损不少。我经历过几次,看着封得好好的,突然一大笔卖单砸下来,股价瞬间跳水,心都凉了半截。
我的最终结论和操作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我现在对于“股票涨停能不能买”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
能买,但不是所有涨停都能买。 你得有辨别能力。那种基本面扎实、有重大利好、封单坚决、涨停时间早的,可以适当关注,但也要控制仓位,因为风险确实比普通股票高。
买入时机很重要。 我个人感觉,对于大部分普通散户来说,在涨停板上排队去追,性价比不高。一来不容易买到,二来风险也大。如果真的看好一只票,宁愿在它启动初期,或者回调企稳的时候介入,而不是非得等到涨停了再去抢。
必须有严格的止损止盈计划。 追涨停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博弈。一旦判断失误,或者市场环境突变,要果断止损,不能犹豫。赚了也要及时止盈,别太贪心,落袋为安才是真理。
我个人现在不怎么主动去追涨停了。 除非是那种我长期跟踪,非常了解基本面,并且叠加了突发重大利好的票,可能会在它涨停初期,如果还有机会,少量参与一下。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倾向于做一些趋势明确、逻辑清晰的票,追求更稳健的收益。
股票涨停板这东西,看着很美,但玩起来需要很高的技巧和心理素质。对我来说,那段专门研究和实践买涨停股的经历,最大的收获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市场的风险和机会。如果你也想尝试,记住,一定要用小资金去练手,多敬畏市场,控制风险,这比啥都重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