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姐们儿,今天咱不聊别的,就聊聊我当年是怎么鼓捣那个“2018年股票涨幅前十”这事的儿。那会儿也算是闲得蛋疼,就想看看一年下来,哪些票子最牛气。
我是怎么开始琢磨这事儿的?
记得那是2018年年底快过年那阵子,股市一年到头也不咋地,但总有那么几只票跟吃了枪药似的往上涨。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把这些“尖子生”给扒拉出来,看看它们都是何方神圣,也给自己下一年找找感觉,学习学习。
我的操作步骤,现在想想还挺费劲
那时候我可没啥高级工具,就是最土的办法:
第一步,打开炒股软件。 我用的那几个免费软件,挨个看。那时候软件功能还行,一般都有个区间涨幅排行啥的。我就把时间设定在2018年1月1日到12月31日,看看A股里面哪些票子窜得最猛。
第二步,手动记录。 看到排行了,我就拿个小本本,或者开个Excel表格,把股票代码、股票名字、涨了多少百分比给记下来。我还特意会去瞅瞅这公司是干啥的,属于哪个行业的,心里好歹有个数。
第三步,交叉验证。 一个软件的数据我还不放心,怕不准。就多打开几个财经网站,比如东方财富、同花顺这些,也用类似的办法查一遍,看看数据能不能对得上。有时候不同数据源统计口径不一样,还得自己琢磨琢磨哪个更靠谱。
第四步,剔除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有些刚上市的新股,头几天那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一字板,涨幅肯定吓人,但那种票咱也买不着,开板了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所以我会特别关注那些非次新股的牛股,或者开板后依然坚挺的次新股。
当年扒拉出来的一些“猛将”
凭我当年的记录和记忆,有几只票印象特别深:
中石科技(300684),这家伙绝对是2018年的大明星!我记得清清楚楚,全年涨幅差不多有将近300%,好像是298%多一点。它是2017年底上市的,算是次新股,上市后一口气拉了十好几个涨停板,直接就起飞了,当时看得我目瞪口呆。
然后是卫宁健康(300253),搞医疗软件那块儿的。这家伙也猛,一年下来涨了大概85%还多。那年头,智慧医疗、国产软件这些概念挺火的,它就跟着吃香喝辣。
还有个叫亚夏汽车(002607)的,我记得也涨了80%出头。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中公教育要借它的壳上市,这消息一出来,股价就跟坐了火箭似的。
建新股份(300107),搞化工的。那年化工行业好像挺景气,这家公司业绩也大爆发,股价跟着涨了也有个80%多。
我还记得当时有个叫恒立实业的,虽然可能没进绝对涨幅的纯粹前几名,但那年特别“妖”,流通盘不大,被资金来回折腾,市场管它叫“妖股之王”,讨论度老高了。
其他的,像什么创业软件(300451),也是软件股,跟卫宁健康有点像,涨了70%多。还有些消费股,比如珀莱雅(603605),做化妆品的,也涨了50%以上。顺鑫农业(000860),搞白酒和猪肉的,好像也涨了60%多。
当时整理完就发现,这些牛股,要么是沾上了当时的热点概念,要么是业绩实打实地要么就是有重组借壳这样的大事件刺激。
回顾当年的实践,我学到了
这些票子,我当年基本是一个都没逮住。为
像中石科技那种,连续一字板,根本不给你上车的机会,等开板了,股价已经老高了,咱这种小散户哪敢去接盘,怕直接站山顶上吹风。
卫宁健康、创业软件这些,虽然不是天天板,但当时我对那些行业也不太懂,总觉得是炒概念,心里没底,就眼睁睁看着它们涨上去了。
亚夏汽车那种借壳的,消息出来前谁能知道?等消息满天飞了,股价早就上天了,追进去风险太大了。
整理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开了眼界,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市场每年都会有这样的“明星”,但能不能抓住,真得看本事和运气。也让我明白,不能光看热闹,得沉下心去研究公司基本面,了解行业动态,不然牛股摆在面前也只能干瞪眼。
这就是我当年捣鼓“2018股票涨幅前十”的整个过程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虽然没靠这个发财,但也算是一段学习经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